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一个“典型案例”,来向全世界宣告一条新铁律:在美国对华的科技战中,没有“中立”,只有“帮凶”,而所有“帮凶”,都将付出比美国更惨痛的代价。 谁都清楚,荷兰在半导体圈子里的底气,全靠 ASML 那台 EUV 光刻机。 这玩意儿是造 7 纳米以下高端芯片的 “独一份”,之前中国芯片企业想买,还得看荷兰脸色,更准确说,是看美国的脸色。 2022 年美国一施压,ASML 就停了对中国的 EUV 供货,嘴上喊着 “遵守国际规则”,实则就是帮美国堵中国的技术路。 可荷兰忘了,ASML 的日子也没离了中国市场。 2023 年 ASML 财报里写得清清楚楚,中国区营收占了它全球的 21%,比欧洲本土市场还高 3 个百分点。 而且它卖的 DUV 光刻机,中国企业买走了近三成 —— 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 DUV 是造 28 纳米及以上芯片的主力,中国汽车芯片、物联网芯片的产能,一半以上都得靠这玩意儿撑着。 更过分的是安世半导体那事儿,完全是 “端着中国饭碗砸中国锅”。 这公司本来是荷兰恩智浦的老业务,十几年前快撑不下去了,是中资企业砸了几百亿人民币收购过来,又在东莞建了全球最大的封装厂,花了三年时间把生产线理顺,才把它从破产边缘拉回来。 现在的安世,早成了全球功率半导体的龙头,尤其在汽车芯片领域,出货量能排进全球前三,去年光营收就超了 200 亿人民币。 可荷兰倒好,去年突然掏出冷战时期的 “对外经济关系法”,说安世涉及 “国家安全”,直接冻结了中资的控股权,把公司管理权强行接管。 这操作明眼人都懂,就是替美国执行所谓的 “穿透式监管”,怕中资掌握芯片核心技术。 但荷兰人大概没算明白,安世全球 70% 的出货量,都来自东莞那座封装厂。 生产线在这,技术工人在这,连供应链里的关键材料都得从中国采购,它冻结个股权有啥用? 只要中国这边稍微调整下生产计划,全球车企就得等着缺芯片 —— 到时候急的不是中国,是靠安世供货的宝马、大众,连荷兰自己的飞利浦汽车电子部门,照样得跟着断供。 荷兰更没算到的是,中国手里还有稀土这张王牌,刚好掐住了 ASML 的咽喉。 全球稀土冶炼分离的产能里,中国占了 85% 以上,而且咱们能把纯度做到 99.99%。 别小看这几个 9,差 0.1 个纯度,电机的精度就差一大截,光刻机的成像质量直接受影响。 反观中国,早就不是十年前那个缺技术、缺产能的样子了。 咱们已经把 28 纳米成熟工艺打磨得炉火纯青,去年中芯国际的汽车芯片出货量涨了 40%,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芯片都快被咱们包圆了。 现在中国自己的 DUV 光刻机也快量产了,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应付大部分芯片生产绰绰有余。 荷兰要是真把中国逼急了,大不了咱们就加速国产替代,到时候 ASML 失去的可不止是稀土,还有整个中国市场。 接下来的日子,中国的反制只会更精准。 要是荷兰还不回头,不光是稀土和半导体,他们的化工、机械这些优势产业,都可能被纳入反制清单。 到时候荷兰才会明白,跟中国玩 “帮凶” 的游戏,最后砸的只会是自己的饭碗。
荷兰也扛不住了!10月16日,在“明抢”中企被反制的第4天,荷兰政府紧急召开会
【276评论】【17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