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发展首先表现为耕地面积的扩大。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奏销册统计,直隶

历史并不说事 2025-10-18 08:54:51

农业的发展首先表现为耕地面积的扩大。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奏销册统计,直隶、山西、山东、河南、江南等地的耕地面积比以前都有一定的扩充。山东、河南比顺治时期各增约200万余顷。江南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为95.3万余顷,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至100万顷,乾隆十八年(1753年)为150余万顷。抛荒最多的四川地区,顺治十八年才1万余顷,到乾隆十八年已增至45.9万余顷[297]。 从顺治到乾隆的一百余年中,全国垦田面积的总额在不断上升。顺治十八年为549.3万余顷,康熙二十四年增至607万余顷,雍正二年(1724年)增至683万余顷,这已经接近了明代万历时期耕地面积的数字。乾隆十八年增至708万余顷,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增至741万余顷,到了嘉庆十七年(1812年)又增至790余万顷,这已超过了明代万历时期耕地面积的数字[298]。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历史并不说事

历史并不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