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裸奔时代:当我们用隐私换便利时,谁在背后数钱?》 你刚办完新手机号,还没捂

旭曰初照 2025-10-17 19:39:23

《信息裸奔时代:当我们用隐私换便利时,谁在背后数钱?》 你刚办完新手机号,还没捂热乎,诈骗电话就来了——"您好,您购买的婴儿奶粉检测出致癌物,请按提示退款"。你冷笑一声挂断,转头却收到一条精准推送的广告:"新手爸妈必备!进口奶粉限时特惠"。 这哪里是大数据?分明是"大盗"数据! 我们像尽职的会计,把身份证、银行卡、家庭住址分门别类上交,而某些平台却像菜市场甩卖烂菜叶一样,把我们的隐私称斤论两。更讽刺的是,我们用隐私换来的不是便利,而是为诈骗集团定制的"精准服务"——他们比亲妈都清楚你刚买了房,比对象都了解你浏览过什么婚戒。 快递面单5毛/条,新鲜出炉的订单能卖到3元 网贷数据包月订阅,包含你的借款记录和通讯录 "精准客户"套餐明码标价,医院产科数据最抢手 但吊诡的是,当我们投诉信息泄露时,得到的永远是标准话术:"高度重视""加强防护"。就像要求被偷的人自己研发防盗锁,而小偷依然在市场上大摇大摆兜售赃物。我们愤怒的从来不是技术进步,而是有人把保护罩变成了收割镰刀。那些口口声声"用AI守护安全"的企业,或许正用同样的AI给数据打标签、分客群、算转化率。当你在App上勾选"用户协议"时,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一张"卖身契"? (此刻不妨检查手机:关闭"个性化推荐"的选项永远藏在设置第5层) 这场隐私保卫战里,普通人能做的三件小事: 1️⃣ 收到快递后用药水涂毁面单(实验证明:风油精效果最佳) 2️⃣ 注册时使用"姓名+平台名"组合(如:张三大众点评) 3️⃣ 定期在微信搜索"个人信息保护投诉"提交线索 记住:当所有免费服务都在窥探你的生活时,你才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奢侈品。现在打开你的手机权限设置,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有17个App正在读取你的通讯录。 (评论区聊聊:你接到过最离谱的诈骗电话是什么?)网络时代隐私 个人数据隐私

0 阅读:0
旭曰初照

旭曰初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