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根本不缺稀土,全世界都能挖!” 美国首富马斯克语出惊人,可他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接把美国人整破防,他表示但挖出来的稀土,全都得送到中国加工! 其实马斯克还真没说错,美国的稀土储量真不算少 ——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2023 年的数据,全球已探明稀土储量里,美国能占 15% 左右,比欧洲所有国家加起来都多,光内华达州的芒廷帕斯矿,就号称是 “全球最大的轻稀土矿之一”。 可问题从来不在 “有没有矿”,而在 “挖出来之后能干嘛”。 美国挖出来的稀土,大多是带着各种杂质的 “毛矿”,就像刚从地里拔出来的萝卜,带着泥还不能直接吃。 要想把这 “毛矿” 变成能给电动车电机、导弹制导系统用的高纯度材料,得经过一道 “分离提纯” 的关键工序,这步恰恰是美国的 “死穴”。 美国不是没试过自己搞加工。2020 年那会儿,美国政府就喊着要建 “本土稀土供应链”,还拉上澳大利亚、日本搞了个 “稀土联盟”,一副 “咱们自己玩,不跟中国沾边” 的架势。 可到了 2023 年底,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一出来,大家才发现这联盟压根没顶用 —— 澳大利亚给美国运过去的稀土矿,有 85% 最后还是悄悄运到了中国的加工厂。 为啥?因为澳大利亚自己也没这技术,挖出来的矿只能做初步筛选,要想分离出高纯度的镨、钕这些关键元素,还是得找中国。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本土的加工厂。几年前美国在得克萨斯州建了个稀土分离厂,号称 “能实现 100% 本土加工”,结果投产没多久就曝了雷。 厂里的技术人员坦言,他们最多只能做到 99.5% 的分离纯度,离工业高端需求差得远。 而中国现在的分离技术,能稳定达到 99.99% 的纯度 —— 这 0.49 个百分点的差距,看着不大,实际用起来天差地别。 就拿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来说,他们造 F-35 战斗机的发动机叶片,就得用高纯度的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 杂质多一点,叶片的耐高温性和磁性就会下降,导弹的制导精度能差出上百米。 去年就因为缺这种高纯度稀土,F-35 直接延期交付了 120 架,美国空军急得跳脚,可也没辙 —— 找遍整个北美,愣是没一家工厂能拿出达标产品,最后还是得从中国进口提纯后的材料。 中国能在稀土加工上有这优势,不是靠运气,是几十年砸钱攒下来的家底。 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就开始布局稀土分离技术,光研发投入就花了上千亿,还培养了一批专门搞稀土材料的工程师。 现在中国的稀土加工产能,占了全球 80% 以上,而且是全产业链覆盖 —— 从矿的筛选、分离,到做成永磁体、催化剂,甚至回收再利用,一套流程下来又快又好,成本还比其他国家低 30% 左右。 特斯拉自己就是这产业链的 “受益者”。 马斯克的电动车,不管是上海工厂还是得州工厂,用的电机都得靠稀土永磁体。 之前美国政府还撺掇特斯拉 “换供应商”,找美国本土企业合作,结果特斯拉试了一圈就放弃了 —— 美国企业不仅交货慢,纯度还不稳定,最后算下来,从中国进口的永磁体,反而比本土采购便宜 15%,质量还更靠谱。 其实马斯克说的这话,本质上戳破了美国 “资源霸权” 的假象。 这些年美国总想着在产业链上 “卡别人脖子”,又是搞芯片禁令,又是拉盟友搞围堵,可到了稀土这事儿上才发现,自己反而在关键环节被 “卡了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