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朗普说不想伤害中国时...... 特朗普之前对着镜头说 “不想伤害中国”,这话听着就像冬天里的冰可乐 —— 看着冒气儿,喝着全是凉的。 要是真信了他这茬,那可比买了没放调料的方便面还亏。 先说说他嘴里 “不想伤害” 的第一层猫腻 —— 这人哪是不想,分明是每时每刻都在琢磨怎么给中国来下 “立竿见影” 的狠手,而且想出来一点就立马往前冲,连个缓冲的功夫都不留。 2018 年刚上台没两年,他就急吼吼地掀了贸易战的桌子,第一批关税清单就瞄准了 34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从机械零件到电子产品,恨不得把中国出口的路子全堵上。 没过仨月,又加码到 2000 亿美元,税率直接飙到 10%,后来还嫌不够,又涨到 25%。 当时他对着媒体拍桌子,说 “要让中国疼”,那架势,好像下一秒就能把事儿办成似的。 不光是贸易,科技领域他更是下死手。 2019 年 5 月,特朗普政府直接把华为列入 “实体清单”,不许美国企业跟华为做生意,后来还逼着盟友一起禁华为 5G,连欧洲的电信公司都被他施压。 他觉得这样能断了华为的芯片供应,让华为的手机和基站业务直接停摆。 那段时间,美国商务部天天盯着华为的供应链,连给华为提供一根数据线的美国小公司都得报备,生怕漏了一点。 他还不止针对华为,2020 年又把中芯国际、大疆这些中国科技企业也拉进清单,想把中国的高端制造摁在地上。 可偏偏事与愿违,他费了半天劲,最后把自己的脚砸得跟鞋垫似的,还得把 “没能力伤害中国” 包装成 “不想伤害”。 就说贸易战那事儿,他以为加关税能让中国对美出口暴跌,结果 2019 年中国对美出口也就降了 1.2%,2020 年哪怕有疫情,中国对美出口反而涨了 8.4%,达到 4.5 万亿人民币。 倒是美国自己这边,农民先扛不住了 —— 中国之前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加税之后咱直接转买巴西大豆,美国大豆库存堆得能盖好几座楼,价格跌了近 30%。 特朗普政府没辙,只能给农民发补贴,2018 到 2020 年补了超过 280 亿美元,这钱说白了就是填他贸易战挖的坑。 科技封锁也没占到便宜。华为虽然没了美国的芯片供应,可转头就搞出了鸿蒙系统,2023 年鸿蒙用户数突破 8 亿,手机、平板、智能家居全能用。 之前特朗普说要 “让华为倒退十年”,结果华为不仅没退,还在自主研发的路上跑更快了。 美国那边呢,半导体企业也喊疼 —— 高通之前每年从华为赚几十亿美元,被禁之后营收少了一大块,2022 年高通对中国市场的营收同比降了 16%,CEO 还得跑到中国来求合作。 就连美国老百姓也跟着遭罪。加关税之后,美国进口商成本涨了,最后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他的策略全是 “一刀切”,从来不想想全球产业链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样子。 特朗普总觉得自己是 “狠角色”,可每次出手都打在自己的软肋上。 他说 “不想伤害中国”,不如说他没本事伤害中国,还得找个台阶下。 现在回头看,他那几年的操作,反而帮中国把产业链的短板暴露出来,倒逼咱们把自主创新的步子迈得更稳。 这种对手,与其说他是 “挑战者”,不如说他是 “催化剂”,帮中国更快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