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已经两次证明,日本,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凶恶、最蓄意的破坏者!第一次是甲

罗普娱记 2025-10-17 09:34:48

历史已经两次证明,日本,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凶恶、最蓄意的破坏者!第一次是甲午海战,第二次是全面侵华,每一次都发生在中国即将完成蜕变的关键节点。 第一次是甲午海战前后,当时中国正靠着洋务运动慢慢铺就现代化的底子。从曾国藩办安庆内军械所开始,全国陆续建起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这些能造枪炮军舰的工厂,北洋水师一度拥有定远、镇远这样的铁甲巨舰,实力排在世界前列。 民用工业也没落下,开平矿务局能产优质煤炭,京张铁路这样的新式交通开始贯通南北,还有电报局、纺织厂陆续出现,连新式学堂都培养出了一批懂外语、懂技术的人才,眼看着就要从农业国往工业国慢慢转。 可日本早就盯着这块肥肉,明治维新后一门心思想对外扩张,把中国当成了主要目标。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本是朝鲜内部的事,日本却故意怂恿中国出兵,还拍着胸脯说“必无他意”,暗地里却偷偷调兵遣将,等清军一到朝鲜,日军立马增兵汉城,根本不提撤兵的事。 清政府提议按条约退兵,日本反而提出要“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无理要求,分明是故意找茬。等到清政府被迫接受谈判时,日本军舰已经在丰岛海面突然开炮,把挑起来的战争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这场仗打下来,中国不仅丢了台湾、澎湖,还赔了2亿两白银,这笔钱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三年的国库收入,本可以用来买设备、建工厂的钱,全成了日本发展军工的资本。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江南制造总局这些工厂因缺钱停工,刚冒头的民族工业更是一蹶不振,列强见日本能从中国捞到这么多好处,也跟着瓜分租界、抢筑铁路,中国的现代化第一次尝试就这么被日本彻底搅黄了。 第二次是全面侵华战争,这时候中国又迎来了现代化的新机遇,也就是大家说的“黄金十年”。 从1928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稳定了局势,开始集中精力搞建设。工业上,上海、无锡建起了不少面粉厂、纺织厂,南京有了能造机床的工厂,连偏远的西南都办起了兵工厂,当时的工业产值一年比一年高。 交通更是进步明显,铁路从几千公里涨到了一万多公里,公路也修到了以前不通车的县城,老百姓出门、货物运输都方便了不少。教育方面,全国的小学、中学数量翻了倍,大学也增加到一百多所,培养出了不少工程师、医生和学者。 东北当时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有全国最大的兵工厂,能造大炮和步枪,还有发达的榨油业、面粉业,大豆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铁路网比关内还密集。 可日本压根见不得中国好,早就制定了吞并中国的“大陆政策”,1931年先动手占了东北,把那里的工厂、矿山全抢了过去,成立“满铁”“满炭”这些会社,专门掠夺资源。 十四年里,日本从东北拉走的煤就有2.23亿吨,生铁1100万吨,这些本该用来建设中国的物资,全被运到日本造了军舰和大炮。 他们还圈占了东北3.9亿亩土地,逼着农民种粮食,十四年抢走1.2亿吨粮食,导致无数中国人饿死。 1937年,日本又发动全面侵华,一路烧杀抢掠,把上海、南京这些工业重镇炸成废墟,江南的纺织厂要么被烧毁,要么被日军接管,好不容易建起来的铁路、公路也被破坏得支离破碎。 学校更是遭了殃,北大、清华的校舍被日军占领,老师和学生只能往西南逃难,很多孩子成了孤儿,根本没法上学。日本搞的“以战养战”政策,就是要把中国的资源抢光、工业毁光、人才打散,让中国永远没法实现现代化。 这两次破坏都不是偶然,日本太清楚中国的软肋了,知道现代化需要稳定的环境和持续的积累,所以专门挑中国刚攒够力气要往前走的关键时刻下手。 甲午时打垮中国的军事和工业底子,让中国陷入割地赔款的恶性循环;全面侵华时毁掉中国的工业基地和教育体系,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倒退几十年。 日本心里明白,一旦中国完成蜕变,就再也不是他们能随意欺负的对象,所以才一次次下狠手,用最野蛮的方式打断中国的发展。 从洋务运动到黄金十年,中国两次快要摸到现代化的门槛,都被日本这只黑手硬生生拽了回来,这样的破坏不是天灾,全是人祸,而且是日本蓄谋已久的恶行,这一点历史早就明明白白地记下来了。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坐看雲起

坐看雲起

3
2025-10-17 09:44

千刀万剐都不解恨的小日本

猜你喜欢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