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一大一新生背着自己患有精神病的母亲,足足走了2000多公里来到学校报到,他告诉学校领导:“我没钱交学费,但你们让我上学的话,我可以给你们打工。”谁都没想到16年后,这个男子共资助了4200名学生,金额高达上千万! 主要信源:(中华英才半月刊——时代楷模|刘秀祥:归来,做大山深处贫困学子的引路人) 2008年初秋的山东,一所大学的迎新处前,一个瘦弱的年轻人背着一位中年妇女,风尘仆仆地出现在校门口。 这个叫刘秀祥的学生,刚刚带着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徒步走完了两千多公里的路程来到学校。 他的衣服上沾满尘土,鞋底已经磨破,但眼神却格外坚定。 面对校领导,他坦诚地说: "我交不起学费,但只要能让我读书,我愿意打工偿还。" 这个看似普通的农村青年,背后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1988年3月,刘秀祥出生在贵州一个偏远山村。 家中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虽然生活清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在他4岁那年,父亲突发重病去世。 这个打击让母亲精神崩溃,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疾病。 更不幸的是,年幼的哥哥姐姐无法承受生活重压,相继离家出走。 从此,照顾病母的重担就落在了刘秀祥稚嫩的肩上。 每天天不亮,他就要起床生火做饭,伺候母亲洗漱用餐后,才能赶去上学。 放学后,他匆匆回家照料母亲,还要抽空到山上挖药材,周末则背着竹篓到处捡废品卖钱。 尽管生活艰难,刘秀祥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小学毕业时,他以全县第三名的好成绩考上了重点初中。 但现实问题接踵而至:既要继续学业,又要照顾母亲。 最终他选择了一所免学费的民办中学,在学校附近的山坡上搭了个简陋的草棚安家。 白天上课,晚上捡废品,常常忙到凌晨才能休息。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整整三年。 中考后,刘秀祥再次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高中。 这次他在一个废弃的猪圈里安了家,用编织袋挡住四处透风的墙壁。 暑假时,他到处打工,抬钢筋、搬水泥,什么重活都干。 长期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让他在高考前病倒了,最终以6分之差落榜。 这个打击几乎击垮了刘秀祥。 就在他绝望时,偶然翻到笔记本上自己写的一句话: "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看看,有人还没有脚。" 这句话重新点燃了他的希望。 他四处求学校接受他复读,甚至第五次找校长时跪了下来。 校长被他的真诚打动,最终同意让他免费复读。 2008年夏天,刘秀祥终于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他背着母亲,踏上了两千多公里的求学路。 这段艰辛的旅程,见证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学期间,他拒绝了一切捐款,靠勤工俭学完成学业,还把多余的钱资助了三个贫困孩子。 毕业后,面对企业开出的高薪职位,刘秀祥出人意料地选择回到家乡当老师。 他说: "如果当年我放弃了读书,就不可能有今天。我要让更多的孩子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如今16年过去,刘秀祥已资助了4200多名学生,资助金额超过千万元。 他经常到各地演讲,用自身经历激励学生。 2020年,他先后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刘秀祥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持与希望的生动教材。 他从一个背着病母求学的贫困少年,成长为资助数千学子的优秀教师,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处境多么艰难,只要不放弃努力,就一定能创造奇迹。 这个感人的故事也提醒我们,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而奉献精神则能让这种改变传递下去,照亮更多人的前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山东泰安入室抢婴案审理过程中,竟然4人就有3人当庭翻供,还有一个咆哮公堂,有没有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