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大伯是个明白人,刚办完退休手续就做了件大事。他把名下两套房子分给了两个儿子,

快乐的青山 2025-10-16 21:19:08

老公大伯是个明白人,刚办完退休手续就做了件大事。他把名下两套房子分给了两个儿子,一套在市中心值 120 万,另一套在郊区值 90 万。为了公平起见,大伯让两个儿子抓阄选房,选到便宜那套的可以拿到 30 万现金补偿。​ 分房那天,大伯把两个儿子叫到家里,还喊了邻居张叔做见证。桌子上摆着两个一模一样的信封,里面分别装着 “市中心房” 和 “郊区房” 的纸条。大伯先把信封打乱,让两个儿子自己选。大儿子犹豫了一下,先伸手拿了左边的信封,小儿子随后拿了右边的。​ 老公大伯刚从机床厂退休,红皮退休证还揣在兜里没捂热,就把两个儿子叫回了老院。 他这辈子就攒下两样宝贝,一套市中心的两居室,楼下就是菜市场,值一百二十万;另一套在郊区,带个小院子——夏天能种丝瓜,值九十万。 手里摩挲着两套房产证,大伯跟儿子们说:“房子得分,钱也得补,亲兄弟明算账,但不能伤了情分。” 桌上摆着俩信封,牛皮纸的,边角磨得发亮,是他从单位档案室顺的旧信封,说这样“透着实在”。 分房那天是周六,天刚下过雨,院子里的石榴树往下滴水。 邻居张叔被请来了,坐在太师椅上,烟袋锅子磕了磕桌角,看着两个牛皮纸信封在红木桌上摆得端端正正,像两块待拆的月饼。 大伯戴老花镜把“市中心房”和“郊区房”的纸条分别塞进信封,手指在封口处按了按,又把俩信封调换了三次位置,快得让人眼晕。 “打乱了,你们随便挑。”他声音有点哑,退休前喊了三十年机床操作指令,嗓子早磨出了茧子。 大儿子先站的身,他在汽修厂当老板,平时总说“长兄如父”,此刻却磨磨蹭蹭,手指在左边信封上悬了三秒,又缩回来挠挠头,“爸,我先选?” 大伯没抬头,“你们自己定,谁先都行。” 小儿子在旁边站着,穿件洗得发白的工装,刚从工地赶回来,裤脚还沾着泥点,他没说话,眼睛盯着地面,脚尖在青砖地上画圈。 最后还是大儿子深吸口气,一把抓起左边的信封,指尖捏得发白。 小儿子这才动了,伸手拿了右边那个,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什么。 张叔让他们当场拆开。 大儿子撕开信封时,手有点抖,纸条展开,“市中心房”五个字黑黢黢的。 他愣了愣,抬头看小儿子。 小儿子那边也看完了,举着纸条,声音平平静静:“我是郊区房。” 院子里静了静,石榴树上的水滴“啪嗒”掉在青石板上。 大伯从抽屉里拿出张银行卡,推到小儿子面前:“这里面有三十万,刚取的定期,利息都没动。” 后来我跟老公说,抓阄分家产,是不是太儿戏了? 老公笑,“你不懂大伯。他早说了,两套房子户型不一样,老大一家三口住市中心方便,老二单身,郊区院子正好养他那几只信鸽——真要按市价硬分,老大嫌郊区远,老二嫌市中心挤,反而吵起来。” 大伯退休前见过太多老同事,为了房子撕破脸,有的亲兄弟十年不说话。 他常说,“钱财是绳,能捆住家,也能勒死情。” 这次分房,抓阄是让运气说话,补偿是让人心平衡,俩儿子都是他看着长大的,知道谁都不会占谁便宜,关键是得有个让双方都服气的规矩。 那天中午,老大非要拉着老二下馆子,说“郊区那院子我早就看上了,下次去钓鱼住你那儿”。 老二笑着捶他一下,“银行卡我先替你保管,等你儿子结婚,当我随礼了。” 现在每次家庭聚会,俩兄弟还总拿抓阄的事开玩笑,说大伯这招“老狐狸的智慧”。 其实想想,家里的事哪有绝对公平? 重要的是有人愿意把秤摆出来,让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前几天去老院,看见大伯在翻旧相册,里面夹着那两个牛皮纸信封,上面用铅笔写着“老大”“老二”。 他指着照片里穿开裆裤的俩小子,“你看,从小就不争抢,现在也一样。”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信封上,那磨亮的边角,倒像镀了层暖融融的光。

0 阅读:1648
快乐的青山

快乐的青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