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东方大国拒绝美方“交易” 昨天还威胁我们要把关税加到500%今天又希望拿延长关税暂停期换中方推迟稀土管制,这操作简直笑掉大牙——合着是把自家要解决的通胀麻烦,当成了跟中国谈条件的“硬资本”?(财联社) 美国财长贝森特10月15日在华盛顿放出风声:若中国停止实施新颁布的稀土出口管控计划,美国可能延长对华商品关税豁免期至三个月以上。 今年以来,中美双方已数次达成为期90日的关税休战协议,下一个截止日期将于11月10日到来。 美国贸易代表10月14日还威胁称,美方或在11月1日或更早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关税。 短短一天后,威胁变成了利诱。 10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对美方的提议作出了回应:“我们已多次阐明在稀土出口管制和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 这已经不是外交部第一次表明此立场。 10月15日,林剑就已表示,中方主管部门已经就稀土出口管制的政策阐明了立场,中方的立场一以贯之,清清楚楚。 中国商务部10月9日发布公告,决定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规定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等领域相关技术及其载体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中方反复强调,这些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是非歧视性的,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稀土不是金子,却比金子要紧。 尤其是重稀土里的钕、镝、铽,这些元素在国防名单上排得靠前。 中国占了全球稀土提炼、分离、冶炼、制磁的八成以上。 这意味着,只要开关一拧,全球供应链就可能瞬间卡脖。 美国航空、导弹、雷达系统中的上千个部件都离不开稀土磁体。 这一出手,等于给对方的发动机塞了沙子。 美国国防分析机构一份报告提到,一旦中国延长出口许可周期,至少会让一千多个武器系统、两万多个核心零件陷入停滞。 那不是象征性的打击,而是整个军工体系的“断气”警报。 特朗普提出的100%关税,不过是一张吓唬票。 真要落地,美国国内通胀先崩。 多数制造商还没算清账,就得面对原料断供的现实。 美国媒体这些天在唱双簧:一边高喊对华强硬,一边呼吁政府紧急扩大本土稀土开采。 可现实是,美国矿多,炼不出来。 冶炼环节需要技术和环保许可,那才是真难关。 现在喊再多口号,也补不回十几年的产业空白。 稀土一出手,谁慌谁清楚。 贝森特同时预测,美国及盟友会协同回应中国的行动:“我们会做出完整、集体的回应。中国不能替全世界控制供应链。” 他还提到,所有G7及主要经济体代表都在华盛顿参加IMF和世行年会,美国正在与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和其他国家协调一致立场。 形势看似僵持,实则拐点已到。 稀土牌一出,美国的对抗节奏开始被打乱。 关税只是噪音,核心矛盾是供应链的不平衡。 中国掌握着矿源、加工、出口许可三重控制权,具备主动出击的窗口。 只要保持政策韧性,让市场看到中国产业的真实实力,就能稳住大局。 这些年,中国持续推动稀土产业升级,从原矿出口转向高附加值材料和组件生产。 稀土永磁、电机、电池领域的技术迭代,让产业链更完整、更抗风险。 外界评论认为,中方这次应对策略成熟得多。 没有情绪化反击,也没贸然宣布制裁,而是用制度和时间控局。 美国一边高喊对华强硬,一边呼吁紧急扩大本土稀土开采。可现实摆在眼前——美国矿多,却炼不出来。冶炼环节的技术与环保瓶颈,不是几句口号能解决的。 中方回应如此简洁,背后是实力的支撑。当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还在怀疑中国“会不会真的实施这些出口管制”时,全球产业链已经感受到了涟漪效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含有美国技术的光刻机不许卖给中国,含有中国稀土的光刻机就不许卖给美国!中
【16评论】【16点赞】
江海提督
美国提倡对等交易,但总想做梦凭拿虚空造牌筹码交换别人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