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得只剩壳的理想L8,一年后竟在郑州跑!车主能远程操控,停车场和交警互相甩锅

三事堂 2025-10-16 21:03:27

烧得只剩壳的理想 L8,一年后竟在郑州跑!车主能远程操控,停车场和交警互相甩锅 家人们见过比这更离谱的事吗?去年在新乡被烧得快成废铁的理想 L8,时隔一年居然在郑州街头跑起来了!更邪门的是,原车主陈先生还能用手机 APP 远程解锁、降车窗,甚至启动这辆车!这好好的 “报废车” 咋就原地复活了?停车场说早处理了,交警让找停车场,这中间到底藏着多少猫腻?今天咱就把这事儿扒得明明白白! 这事得从去年那场火灾说起,陈先生的理想 L8当时在新乡遭遇意外,火一烧就是大半天,等消防员扑灭的时候,车架子都烧得变了形,内饰全成了黑炭,4S店过来一看直摇头:“这就是废铁了,只能走报废流程。” 陈先生当时心疼得不行,可也没办法,按规矩把车拖到了指定停车场,满心以为这事儿就算了结了,哪能想到一年后刷到郑州街头的视频,一眼就认出了自己那辆 “骨灰级” 座驾——那独特的车身划痕、烧变形的尾灯轮廓,跟自己当初那辆一模一样! 他起初还以为是看错了,直到点开手机里的理想汽车APP,赫然发现车辆状态显示“正常”,试着点了下解锁,屏幕上居然弹出“解锁成功”的提示!紧接着,视频里那辆车的车窗真就缓缓降了下来!陈先生当时脑子“嗡”的一下就懵了:我的车明明早该成废铁堆里的零件了,怎么还能跑?还能被我远程操控? 带着一肚子疑问,陈先生先找到了当初存放车辆的停车场。工作人员一听这事儿,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可能!你那车去年就按报废车处理了,早拉去拆解厂了,怎么可能出现在郑州?” 陈先生拿出视频和APP截图当证据,对方又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一会儿说“可能是系统登记错了”,一会儿又说“处理流程都是合规的”,绕来绕去就是不正面回应。 没办法,陈先生只能找交警部门,想查清楚这辆“复活车”的去向。可交警那边的回复更让人窝火:“车辆报废流程归停车场负责,我们只负责路面管控,你还是得找停车场核实。” 就这么一句“找停车场”,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一边说“早处理了”,一边让“找对方”,陈先生像个皮球似的被踢来踢去,问题没解决,反而越问越糊涂。 咱先捋捋这里面的关键漏洞,这“报废车复活”根本不是简单的“巧合”,背后全是流程上的“窟窿”!首先,报废车处理有严格的规定,得先由车主申请,再经车管所查验、注销登记,最后由有资质的拆解厂进行拆解,全程都得留档备案,每一步都不能少。可陈先生的车,既没有他本人签字同意拆解,车管所也查不到注销记录,怎么就“被处理”了? 更离谱的是,这辆车不仅没被拆解,还能正常上路!要知道,火烧车的安全隐患大到吓人,车架被高温烧过之后强度大幅下降,稍微一碰撞就可能散架;电路更是重灾区,说不定哪天就突然短路再次起火,这要是在马路上跑,简直就是一颗移动的“定时炸弹”,不仅威胁驾驶员的安全,还会连累路上的行人和车辆! 再说说那个远程操控的bug,理想汽车APP能远程控制,说明车辆的车机系统、智能模块根本没被销毁,甚至还在正常联网。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陈先生的车辆信息、个人隐私,可能还在被不明人员获取;更意味着这辆车的“复活”,不是简单的维修,而是有人刻意保留了车辆的核心智能系统,把烧废的外壳重新拼凑、维修,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开上了路! 谁在背后操作这一切?答案其实不难猜。要么是停车场为了“创收”,把本应报废的车偷偷卖给了维修厂;要么是维修厂盯上了报废车的“残值”,不管安全隐患,拆东补西拼凑出一辆“能跑的车”;还有可能是中间环节有人玩起了“狸猫换太子”,用别的废车顶替陈先生的车走了报废流程,把这辆车留了下来“二次利用”。 可最让人寒心的,是监管环节的“缺位”。停车场说处理了,拿不出处理记录;交警说管不了,把责任推给停车场;车企这边呢,明明APP能监控到车辆状态异常,却没及时预警,直到车主发现才后知后觉。这一圈下来,每个环节都在“甩锅”,每个部门都在“踢皮球”,唯独没人管这辆“幽灵车”到底该不该上路,没人在乎它会不会给路人带来危险! 陈先生现在每天都提心吊胆,一方面怕这辆“复活车”出事故牵连自己,另一方面更气不过这层层推诿的态度。好好的一辆车,按规矩走报废,结果被人暗箱操作“偷梁换柱”,最后还得自己到处跑腿维权,这叫什么事儿? 停车场也不能置身事外,既然车在路面行驶,就得追查它的来源和手续;车企更得负起责任,加强车辆智能系统的监管,不能让报废车还能被远程操控。说到底,这不是“一辆车的复活”,而是监管链条的“失灵”,是责任意识的“缺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三事堂

三事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