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内,韩国遭遇中美“混合双打”,李在明想死的心都有了 在这场国际大戏里,韩国活脱脱成了夹在大象中间的小蚂蚁。这一天,韩国总统李在明的心情用“想死的心都有了”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美国是老大哥,中国是大邻居,韩国两头都不敢得罪。偏偏中美同时发难,一边是经济“借钱游戏”突然变味,一边是贸易制裁精准下狠手。 这场混合双打,把李在明和他的执政团队逼到了墙角,进退两难,简直就是现实版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7月,韩美两国说好了要搞个3500亿美元的大投资项目。韩国本来心里打的小算盘是,用贷款和担保这些“虚”的方式,反正能少出点真金白银就少出点。 尤其是那1500亿美元的造船业合作,韩国打的是“借鸡下蛋”的主意,想着能换来美国的关税照顾就算赚到了。 结果美国这边说变脸就变脸。9月份美方突然态度强硬,让这3500亿美元最好都直接掏现金。韩国一听,脸都绿了。 韩国央行的数据摆在那,外汇储备也就这点家底,要是真掏出去,直接回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老路上。 李在明和国家安全顾问魏圣洛当场就不干了,甩出一句“人要脸,树要皮”,这就是要保住国家尊严。国会那帮议员更直接,协议都还没批就差点炸锅。 但美国那边也不是吃素的。到了10月14日,韩国外长赵显说,美国忽然又不坚持全额现金了,副总理具润哲也说美方态度有了缓和。韩国这才算喘了口气。 可这事儿怎么看怎么像美国在玩“钓鱼执法”。美国财政那边自己都承认经济压力山大,哪里是真让步,明摆着是先吊住韩国,后面怎么收割都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韩国不敢真拒绝,盟友的身份说白了就是“有苦难言”,表面上松口气,心里依旧悬着。 美国这边刚松点劲儿,中国这边马上来了一记重拳。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的五家美国子公司下手,禁止中国企业和个人和这些公司做生意。理由很直接,这些公司帮着美国制裁中国,损害了中国利益。 事情还得从今年3月说起,韩华海洋主动建议美国对中国船只收港口费,韩国政府高层也承诺1500亿美元投到美韩造船合作里。这一连串操作,让中国直接出手反制。 制裁一落地,韩华海洋当天股价暴跌5.8%,市值一下子蒸发近两万亿韩元。现代重工等同行也跟着跳水,市场反应非常直接。 韩国总统府只能连夜表态,说正在和中方沟通,尽量减少损失。韩国有些官员嘴硬,说被制裁的企业在中国业务占比不大,损失有限。 可业内分析却很清楚,这种连锁反应不是只看表面数据。在全球产业链里,龙头企业一受伤,下面一串都跟着倒霉。韩国想轻描淡写,现实却狠狠打脸。 美国这边要钱要得紧,中国这边制裁来得快,韩国夹在中间,真是进退维谷。李在明政府现在面临三重压力。对内,国会和老百姓都在看着,谁都不想看到韩国把国家利益拱手送人。 对美,盟友身份让人头疼,既怕美国断了安全和经济的“奶嘴”,又怕重蹈金融危机的覆辙。对中国,经济联系太深,韩国根本承受不起和最大贸易伙伴闹僵的代价。 说到出路,韩国其实没得选。要是硬扛美国要求,肯定要想尽办法和中国缓和关系,可这路难度太大。要是对美国让步,韩国的经济主权和自主性都会被削弱,国会和民众反弹也不会小。 有人还指望在APEC峰会这类场合找机会斡旋,争取喘口气,但美韩之间的信任明显已经有了裂缝。 其实,这场较量早就不是3500亿美元的问题了。韩国现在面临的是国家主权、产业未来和外交路线的生死抉择。 李在明团队的“混合双打”局面,背后是中美博弈的大棋局。韩国既想借美国的船出海,又舍不得中国的大市场,结果两头都被“薅羊毛”,进退两难。 韩国这场遭遇,活脱脱给所有在大国夹缝中求生的小国上了一课。在中美博弈越演越烈的今天,像韩国这样的中等国家,选择空间越来越窄。今天世界都盯着韩国,看它能不能走出这道难题。 参考资料:韩国经济副总理:美方不再坚持3500亿美元投资全部以现金形式提供,这是“重大进展” 2025-10-14 17:29·环球网
APEC峰会还没开始呢,韩国就先来了个“大爆料”。10月初的时候,韩国外长赵
【7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