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中国不可以?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拉上盟友搞技术封锁,荷兰ASML公开表

凭栏观望史 2025-10-16 08:47:12

唯独中国不可以?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拉上盟友搞技术封锁,荷兰ASML公开表态,自己夹在美中欧之间的“受气包”:不希望卷入政治冲突,但必须遵守荷兰和美国的法律。   这场围绕芯片的较量,本质是大国间的技术话语权争夺。   美国早从 2019 年就开始收紧对华芯片出口,2025 年 10 月国会一份报告更是急着补漏洞,说之前的禁令没拦住.   中国企业两年多从美日荷买了 380 亿美元设备,呼吁连零部件都得管起来。   靠着芯片法案的补贴,美国还在本土和盟友那建晶圆厂,想把先进制造攥在手里。   欧盟多国签了字,支持荷兰牵头的半导体联盟,推芯片法案 2.0,从设计到制造全环节管控。   荷兰自己却左右为难,一边当领头人协调盟友,一边得按美国要求卡 ASML 的光刻机出口,两头都落不着好。   日本的动作更实在,一年里好几次扩大管制清单,连先进的 GAAFET 技术都加进去,还给美光、台积电的日本工厂砸了大笔补贴,目标 2030 年产能翻倍,外务省直言这是跟美荷协调好的。   ASML 的委屈成了这场博弈的缩影。   这家全球唯一能造高端光刻机的公司,中国市场曾占其营收三成以上,可现在高端机型不能卖,连深紫外光刻机出口也被荷兰政府收紧。   更棘手的是,它的光刻机离不开中国稀土,蔡司镜头要掺镧系元素才透亮,磁悬浮工作台的关键部件单台就要 10 多公斤稀土磁体。   刚好 10 月 9 日中国稀土新规生效,含中国稀土的产品出口都得逐案审批,ASML 立马开始准备应对出货延迟,库存根本撑不了太久,马来西亚的替代工厂要到 2027 年才落地,尼康、佳能还在旁边抢市场。   中国这边没坐以待毙。   稀土新规不是简单禁运,而是掐住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全球 80% 以上的高纯稀土分离能力都在中国,ASML 再牛也造不出不含中国稀土的机器。   自主创新上更是多点开花,伯恩斯坦报告显示,2025 年中国 AI 芯片市场里国产份额从 29% 冲到 42%,销售额翻了近三倍。   华为昇腾、寒武纪的芯片跑日常业务完全够用,价格还比进口的便宜一半。   10 月 15 日更有新突破,新凯来子公司发布两款自主知识产权的 EDA 设计软件,性能比行业标杆还提升 30%,商汤科技和寒武纪也达成合作,要一起搭国产 AI 生态。   这场较量里,美国想靠封锁把中国挤出高端链条,可忘了全球产业链早你中有我。   ASML 的困境就是最好的例子,技术再强也绕不开全球分工,政治切割只会让企业受伤。   欧盟一边批评美国单边主义,一边砸百亿欧元搞关键矿产计划想摆脱对华稀土依赖,可短期根本补不上缺口。日本砸钱建厂,但本土市场有限,失去中国市场的损失也难以弥补。   中国的应对很聪明,稀土牌精准打在对方软肋上,自主创新又在扎扎实实地补短板。   EDA 软件突破、企业间的协同合作,都是在构建不被卡脖子的生态。   那些说禁令有效的声音,被中国企业的突破和 ASML 的订单下滑狠狠打脸。   封锁从来都是双刃剑,既没挡住中国创新,还让西方企业付出代价。   中国芯片自主化的路或许难走,但每一步都走得坚定。    技术霸权终究赢不过产业规律,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凭栏观望史

凭栏观望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