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临刑前的王守信坐在凳子上,镜头中她被五花大绑,神情呆滞,而她之所以到

小史论过去 2025-10-15 14:16:09

1980年,临刑前的王守信坐在凳子上,镜头中她被五花大绑,神情呆滞,而她之所以到了今天这个局面,是因为自己贪婪无度造成的。 王守信192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个普通家庭。宾县靠煤炭资源出名,她早年进当地燃料公司当出纳。那时候公司全靠现金交易,财务手工记账,王守信天天跟大笔钱打交道。煤炭行业发展快,业务多,资金来来往往。她从简单职位起步,慢慢熟悉整个运作。职位升到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她控制了公司财务大权。煤炭采购销售中,她直接管定价结算。公司扩展,她接触供应商客户越来越多。贪欲从日常工作中冒头,她从小调整账目开始,逐步把持资金。 在财务管理上,王守信抓住煤炭价格波动做文章。她调整实际价格和账面记录,差额部分直接落袋。公司监管松,她是唯一审核人,没人盯梢。起初金额小,藏得严实,没人察觉。贪念一长,她就不满足小打小闹,加大手笔。用赃款拉拢公司干部,贿赂有势力的家伙,换来保护。关系网一建,她行为更胆大。公司里她请客送礼,积累信任。领导觉得她能干,给她更多权力。贪污从出纳时起步,变成大网。公司制度漏洞让她长期瞒天过海。 王守信贪污规模扩大,她控制资金流动,为自己买奢侈品。煤炭交易高峰,她篡改记录,扣留款项。1971年11月到1978年6月,近七年她攒下53万多非法财产。那时候这笔钱顶一个大企业两年收入,她每月抽走近6000元。这些钱大多用来行贿,搞定买煤资格和运输渠道。宾县燃料公司因为她搞到煤,当地工厂和居民没缺过燃料。其他地方羡慕宾县,但不知背后是她贪污操作的结果。她私设黑金库,靠双轨价截取货款。行为越来越失控,直到破绽露出来。 王守信案牵扯出一个贪污集团。她拉进不少人,分赃窝赃转赃。公司内部她腐化干部,外部扩展关系。调查显示,她贪污没全花自己身上,大部分行贿维持渠道。那时代物质短缺,不走后门难办事。她职位小,却贪出天文数字。黑龙江省宾县燃料公司成她敛财基地。贪污手法靠制度疏漏,秘密金库藏赃款。案子曝光后,震惊全国。1978年11月联合调查组进驻,查账册库存。她被捕时,集团成员一个个落网。重点人全审查。 被捕后,王守信死不认账,声称自己没错。审讯中她摇头否认证据。1979年4月案子正式破获,人民日报报道黑龙江最大贪污集团落网。她等人被逮捕,涉案人审查。公审时她穿囚衣,戴手铐脚镣,上庭还叫喊无罪。法警按住她,一人掐喉咙止住喊叫。审理三天,她争辩不停。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松花江分院公诉她。罪名贪污50余万,当时最大贪污犯。她行为靠煤双轨价和制度漏洞。 1980年2月8日,死刑执行。王守信被押出牢房,大步走无惧色。到刑场拒跪,两法警推倒她。她扭动抗拒,一枪结束。松花江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判她死刑,其他人相应处罚。案子从1978年调查,到1980年结案。她贪污影响大,全国轰动。宾县燃料公司整改,制度完善堵漏洞。她的下场源于贪婪,一步步毁掉前途。普通人变成巨贪,教训深刻。

0 阅读:103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