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健次说的很对,“防的不是骗,而是人心”,《震耳欲聋》从头到尾都在掰开了揉碎了讲

韦说娱乐 2025-10-14 18:05:14

檀健次说的很对,“防的不是骗,而是人心”,《震耳欲聋》从头到尾都在掰开了揉碎了讲人心,人心险恶,人心难测,眼见不一定为实。

贪嗔痴的人性异化,折射出每个人的一体两面,金总也是coda后代,可他却利用这个身份融入聋人群体,看似为家人们谋福利,实则把家人们当工具,表面笑嘻嘻,暗地刽子手。

他确实以真情待你,但他笑里藏刀,这样的骗很难防,谁都有欲望,但《震耳欲聋》从一开始就在告诉所有人,这种当不能上,如李淇看到马叔小卖部里有启航金融的传单,一再告诫他不能买。

包括李淇自己,他也是先以人心换得张小蕊的信任,帮她哥哥打官司,但实际上早与金总达成了利益交换,为的是名利,不是公平正义,但最后再上法庭,李淇正儿八经的为大众发声,以心换心,便有了人心齐泰山移的滔天力量,让“骗”变为真心。

这就是《震耳欲聋》,立场没问题,有调查有深入,与大众打成一片;态度没问题,有歌颂有暴露,为底层发声,没有尴尬的煽情,能看到聋人积极生活的一面,也能看到人性异化,社会缺失,体制不健全的一面。

拍给谁看的?群体很明确,广大观众与特殊群体,对自己拍摄的对象很熟,熟悉边缘群体的生活习性,对底层丰富生动的手语语言很懂,表现普通人对抗生活,不是“我行、我信”的口号式,而是渐变式。

一开始反抗过但受到的伤害更大便放弃了,李淇劝他们站出来,自己会不惜一切代价帮他们,他们选择了逆来顺受,最后在法庭上也不是李淇慷慨激昂一番,他们就突然醒悟了,而是李淇以身入局,手口不一的决绝让他们决定联手对抗,所有的反馈都是写实的,与大众共鸣,有现实的呼吸感。

可见主创的真诚,他们肯定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了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进入了创作过程,最后呈现出来的《震耳欲聋》才如此震耳欲聋。

0 阅读:1
韦说娱乐

韦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