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在帮中国堵住稀土后门的?答案让人意想不到,中国对美国禁运关键稀土后,出现了一个的走私网络,这些人的走私手法让人防不胜防,短短几个月内,稀土流向了美国,直到多次精准的截获行动才发现了这个漏洞,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终帮中国堵住这个“后门”的,竟然是美国自己的企业。 2023年7月3 日发布公告,中国就依法对镓、锗等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随后又将部分稀土元素纳入更严格的监管范围。 这一举措并非针对某一个国家,而是基于国家安全和全球供应链稳定作出的审慎调整。但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高科技制造国之一,对这些材料高度依赖,尤其在军工、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几乎无法绕开中国供应链。 今年7月,一些人动起了歪脑筋,试图通过特殊渠道绕过管理。 很快,异常信号出现了。美国部分下游厂商突然能以异常低廉的价格采购到高纯度稀土氧化物。这引起了相关部门的警觉。 正常贸易渠道已被严格管控,如此大批量、持续性的供应,只可能来自走私。调查发现,走私团伙的手段极其隐蔽:他们将稀土伪装成普通工业废料、陶瓷原料,甚至混入合法出口的矿渣中单等方式,试图蒙混过关。 短短两三个月内,已有数百吨稀土被悄悄运出,目的地直指美国西海岸港口。 面对如此狡猾的走私网络,单靠传统查验手段显然力不从心。就在局面胶着之际,一个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 10月13日,据中国网报道,一家美国本土的稀土应用企业,主动向中国海关提交了实名举报信息。他们提供了某艘货轮的详细航行轨迹、装货清单以及收货方背景,明确指出该船装载的“建筑陶瓷原料”实为高纯度氧化镝和氧化铽。 中方迅速行动,成功截获这批货物,总量达300吨,案值超过8000万美元。 后续调查显示,该美国企业之所以举报,并非出于“正义感”,而是因为走私稀土扰乱了市场价格,严重冲击了其通过合法渠道采购的供应链成本,损害了自身商业利益。 美国一边高喊“去中国化”,试图在关键矿产上与中国“脱钩”,另一边其产业体系却根本无法承受断供之痛。 更讽刺的是,当走私行为威胁到自身企业利益时,美国公司毫不犹豫地选择与中国监管部门合作,亲手掐断非法渠道。 这说明,在全球产业链深度交织的今天,所谓“脱钩”不过是政治口号,市场规律和商业理性才是真正的指挥棒。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并未止步于个案打击。多部门迅速升级了稀土出口监管体系。引入更先进的光谱识别和AI图像分析技术,对可疑货物实现“秒级筛查”;建立稀土全链条追溯机制,从矿山开采、冶炼分离到出口报关,每一环节都打上数字“身份证”,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尽管美国拥有一些稀土矿,但其缺乏完整的冶炼和分离能力,环保法规和高昂成本使其难以重建本土供应链。 过去几年,美国试图扶持本土企业或转向澳大利亚、越南等国采购,但这些替代方案要么产能有限,要么仍需将原料运到中国加工。 结果就是,嘴上喊着“摆脱依赖”,身体却很诚实地继续从中国获取关键材料——哪怕是通过非法渠道。 更深层的启示在于,稀土早已不只是矿产资源,而是现代工业体系的“血液”。谁掌握了从开采到应用的全链条控制力,谁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中国之所以能在这一领域占据主导,并非偶然,而是几十年技术积累、产业布局和环保标准逐步提升的结果。 如今,面对外部压力,中国没有退缩,而是以法治化、精细化的方式强化管理,既维护国家利益,也保障全球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中国堵住的不仅是一个走私漏洞,更是某些人试图用非法手段绕开现实的幻想之门。 未来,稀土将继续作为产业链真相的“照妖镜”,照出谁在脚踏实地,谁在自欺欺人。 信息来源: 中国网 2025-10-13 中国正成为全球稀土秩序的“管理者”
原以为中国收紧稀土,已经是最后的底牌了。然而没想到的是,前美国高官居然无奈表
【1评论】【8点赞】
勿忘我
把走私犯抓住就枪毙并没其全部家产,
用户59xxx65 回复 10-15 00:20
对于那些人,罚款没收财产比坐牢还难受
我是谁
我们国土太大了,走私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