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界人士卡梅隆·约翰逊发出警告,一旦中国对医药、对生物技术、对化工产品出口进

凭栏观望史 2025-10-14 13:45:45

美国商界人士卡梅隆·约翰逊发出警告,一旦中国对医药、对生物技术、对化工产品出口进行限制,美国经济将遭受重创。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美之间近年来的摩擦确实一直存在。   美国总在芯片、高端制造这些技术领域对中国设卡,却没好好算过自己在日常离不开的基础产业上,到底有多依赖中国。   拿大家最关心的吃药问题来说,美国疾控中心曾做过统计,本土能生产的原料药连五分之一都不到,剩下的全得从国外进口。   而中国生产的原料药,占了全球市场近三分之一的份额,2024 年光卖给美国的原料药就高达几十亿美元。   像家里常备的退烧止痛药布洛芬,美国药店货架上那些产品,十有八九的原料都来自中国,真要是断了货,美国人想找瓶常用药都难。 而且美国搞科研、做疫苗也离不开中国产品。   生物试剂这东西,就像实验室里的 “柴米油盐”,美国大学研究遗传病、药企开发抗癌药,都得靠它。   以前中国还得从国外买这些试剂,现在完全反过来了,我国能造出上千种不同用途的生物试剂。   而且美国每年能产出近 6000 万吨乙烷,自己用不完,每年得出口 1000 多万吨,其中差不多一半都运到了中国。   之前美国试过限制乙烷出口,结果不光白扔了生产成本,还得给之前签好合同的买家赔违约金,里外里亏了不少。 所以要是中国真的对这些产品出口做调整,美国市场马上就会出乱子。   首当其冲的就是制药厂,像辉瑞、强生这些大公司,很可能得停掉部分生产线;那些专门做平价仿制药的小厂更惨,本来利润就少,原料一断直接就得关门。   要知道,美国医生开的处方里,九成以上都是仿制药,这些药的成本要是因为缺原料涨一半,药店售价肯定得跟着翻番。   化工原料要是不够,美国农民种的玉米、大豆没了农药中间体,就得被虫子啃;汽车厂少了特种塑料,生产线只能停着,这些连锁反应最后都会推高物价,老百姓的日子只会更紧巴。 而且因为技术问题,想本土解决并不是容易的,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但百姓的有需求,根本等不了。 这些年美国一门心思抓高科技、搞品牌,把生产药品原料、化工中间体这些基础环节都转移到了中国,最后形成了 “美国卡中国技术,中国保美国民生供应” 的局面。   但中国从来没打算用这些基础产品做筹码,搞出口管制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履行国际义务,不是针对某个国家的手段。   就算是大家知道的稀土调控,也只是规范出口秩序,没影响那些合规企业的正常生意。   中国在原料药生产上,既有成熟的产业集群,又能控制成本,其他国家想赶上,没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都选择跟中国的合规企业签长期合同,这种实实在在的合作,才是保证供应链稳定的办法。   这也证明,如今全球化不是说逆转就能逆转的,现在的产业分工,是几十年里企业根据成本、效率慢慢选出来的结果。   中国能在这些基础产业里站稳脚跟,靠的是二十年磨一剑的产业积累,靠的是把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和质量都做到位,不是靠运气。   美国要是真想去解决依赖问题,得踏踏实实建工厂、培养技术工人,而不是靠加关税、发禁令这些表面功夫。   现在的世界早就连在一起了,你需要我的基础产品,我需要你的技术合作,靠霸权搞 “脱钩断链”,最后只会让自己的经济受伤。   中国一直都在做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器,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才是世界经济能稳步发展的底气。 产业链就像连接各国的纽带,它从来不是威胁,而是让大家一起赚钱、一起发展的桥梁,谁要是想把这纽带砸断,最先摔跟头的肯定是自己。 信源:观察者网——“中国还有牌没打,美国压根无能为力”——2025-10-12

0 阅读:1
凭栏观望史

凭栏观望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