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认可,我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言,很多事情也没那么简单。
日本80年代末,因为交通事故死的,就有一万人。
这是非常恐怖的数据,这意味每个日本人一上路都能看到鬼火。
因此日本有关部门攒了个局,让车企把速度设定在180kmh,马力限制到280ps。
但事实上,这个限制并没有起到【少死点人】的作用。
从80年代的顶峰,直到1995年,日本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保持在每年一万人以上的高位。
甚至交通事故数量和伤者数量还保持了上升势头。
21世纪之后才逐渐降低。
【限制功率】不能说毫无效果,只能说无济于事。
讽刺的是,2004年解除马力限制了,事故率反而不断走低。
————————————
那日本人,是怎么让死亡人数减少的?
答案很简单:日本人变穷了。
一个泡沫经济,一个亚洲经济危机,两棍打碎日本人性能梦,就跟我们会追求冰箱彩电大沙发,日本人也追求MPV和家用小轿车了。
百公里5L,比百公里5秒,更实用更重要。
1989年日本卖的最好的车是锐志【Mark ii】
1999年日本卖的最好的车是福美来【昂克赛拉】
此外还有安全配置的提升,比如车架子硬了,abs标配了。
交通事故的公诉也有变化,80年代会按民事赔偿处理,90年代就倾向于把人送进去,还要赔钱。
————————————
所以你能看出,你在车上下功夫没有任何作用。
甚至会自断双脚——限制大功率会导致开发人才断档,失去性能车开发土壤,最后就是卖不上价,利润低,卷到最后还得造假。
你得在【人】这边下功夫。
人没钱了,就不会买性能车。人的违法成本变高了,就会谨慎驾驶。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法律,都是基于100马力,200马力的规则来的,现在我们有1500马力,我们的规则是不是也该变一下?
对人的要求是不是也该提高一下?
考更高级的驾照,重罪重罚,像限制A1驾照一样,限制性能车车主,可不可以呢。
————————————
当时的日本跟现在一样,群情激愤起来,很容易失去理性,民众需要一个交代,日本交通省和JAMA就只能自裹小脚,把驾驶员的责任转移到汽车企业上。
其实,百公里加速4秒和3秒有什么区别呢?双电机的车,零跑极氪深蓝随便一个车都能做出来。
不都是马路炮弹吗?
最后重申一下个人观点:限制功率,一定是最下策中的最下策。
大v聊车
纵横三万里
意思是违章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