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告特朗普“不怕打”,虚张声势的美国,紧急给关税战灭火   特朗普又开始了他

地缘历史 2025-10-14 11:49:12

中国正告特朗普“不怕打”,虚张声势的美国,紧急给关税战灭火   特朗普又开始了他的老套路,一边在社交媒体上猛打“极限施压”,一边让身边的官员出来“降温补锅”。   10月10日,中国宣布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理由是履行国际防扩散义务。   按理说,这是对全球负责任的表现,但特朗普立刻跳出来,声称这是“敌意行为”,直接威胁要把对华关税加到125%。   他甚至扬言,取消与中方在APEC的会谈计划,摆出一副“老子不谈了”的姿态。   可就在华尔街市值3分钟蒸发7000亿之后,美国政府的态度就变了。   市场暴跌是特朗普最怕的事。10月10日美股收盘时,市值蒸发了1.65万亿美元,这是继4月关税战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而这次的下跌,不是因为中国做了什么极端的事,而是因为特朗普的“嘴炮”太过火。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是有限定条件的合规行为,明确说明不禁止出口,却被特朗普炒作成“经济战升级”。   华尔街不傻,看准了这是又一轮“虚张声势”,于是用脚投票。   就在中国加码反制、宣布对美商品加征关税、启动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对美船舶征收港口附加费之后,美国高层一边喊着“我们不怕”,一边却忙着“灭火”。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10日下午接受采访时说,美国不打算和中国开打贸易战,除非形势真的需要。   两天后,副总统万斯也出来说,特朗普珍视与中国的关系,希望理性谈判。   特朗普这一次的“退缩”,来得比谁都快。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在中美对抗中“先叫阵、再后撤”。   华尔街早就看穿了这种节奏,甚至给他起了个新外号,叫“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意思是特朗普总是先嚷嚷,最后掉头。   这一次也不例外。从一上来就加码到125%关税,到三天之内就让副总统出面喊话说“愿意对话”,变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可问题是,中国这回根本没怕。   2025年的中国,与2018年已经完全不同。   那时候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接近20%,而现在已经下降到不到15%。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全球出口份额反而上升到了14.7%。   一个市场的依赖减少,另一个市场的份额增加,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多元化已经成型。   通过“一带一路”、RCEP等机制,中国在欧盟和东盟的贸易增长,完全可以抵消对美市场的萎缩。   再看这次反制的力度和节奏,完全是体系化的。稀土出口管制用的是“全球管辖”逻辑,是美国自己玩了多年的那一套。   反垄断调查、港口附加费、关税反击、法律诉讼、白皮书发布,这一套组合拳打得不但精准,而且合法。   不是乱拳,而是有章法、有底气、有节奏的系统抗击。这种打法,特朗普懂,但他不敢硬碰。   美国内部,也已经乱了。   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顾问纳瓦罗公开争执,前者主张谈判,后者还想硬上。结果是,纳瓦罗被边缘化,白宫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软处理”。   而特朗普一边装作强硬,一边默许副总统出来讲“软话”,这种“总统黑脸、幕僚白脸”的套路,已经被中国看穿。   更讽刺的是,就在对中国扬言加税的同时,美国对欧盟和加拿大却宣布关税暂停90天。   这不是双标,而是特朗普想把所有筹码都攒在APEC峰会前,拿关税当谈判筹码。   可中国已经明确表态:“不愿打,但也不怕打。”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实际行动撑着的底气。   从稀土出手,不是为了封锁全球,而是告诉美方:你对芯片搞封锁,我们也能对关键原材料“打点滴”。   美国要想在短期内重建稀土供应链,至少得10年,远水救不了近火。   更何况,美国军工、新能源、消费电子等行业对稀土的依赖本就极高,一旦断供,影响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自己。   特朗普可能还在以为,中国怕市场震荡,怕资本外流。但他没看清楚,现在的中国,政策工具比以前多得多。   不可靠实体清单、出口管制条款、港口费机制,这些都是制度化手段,已经不是临时反应,而是常态部署。   面对这样的中国,美国的“贸易大棒”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震慑力。   关键的是,特朗普这一次恐怕低估了中国的战略定力。   中国并没有因为股市震荡就慌了手脚,反而在美方放话加税的第一时间,就同步推出了反制清单,节奏之快、反应之稳,令人侧目。   这不是情绪化的“报复”,而是在告知对手:中国有能力、有准备、有意志,打持久战。   特朗普想要制造“谈判前的紧张”,但中国已经不吃这套了。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