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愿意交出武器,但却提出一个让以色列难以接受的条件。 当地时间10月11日,新华社记者传来消息,哈马斯高级官员巴塞姆·纳伊姆公开表示,他们已经准备好放弃加沙地带的治理权。 要知道哈马斯从2007年就攥着加沙的控制权了,这一管就是18年,把365平方公里的加沙打造成了自己的基本盘,现在说放就放,确实是为了停火拿出的真金白银的让步。 但哈马斯的让步里藏着硬骨头,纳伊姆把话挑得明明白白:加沙绝对不能让任何其他国家接手,只能由巴勒斯坦自己来治理。 这话不是随口说的,在此之前哈马斯已经跟加沙的杰哈德、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等武装组织碰过头,几方早就达成了共识,还发了联合声明,坚决抵制任何外国监管机构进来掌权。 哈马斯可以退一步不掌权,但加沙的根还得是巴勒斯坦的,外人别想插一脚。 可这条件恰恰戳中了以色列的要害。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早就把话撂那了,就算第一阶段停火协议通过了,他的立场半分没软,一边说哈马斯必须解除武装,要么和平方式要么军事手段,一边明着拒绝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参与加沙治理。 这就有意思了,哈马斯要让巴勒斯坦自己管,以色列偏不让巴勒斯坦的官方机构接手,两边直接顶在了杠头上。 更绕的是,哈马斯说的巴勒斯坦治理其实有明确指向。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早就放话,巴民族权力机构已经准备好接管加沙了,还不反对阿拉伯国家或国际伙伴搭把手,但前提是得由巴勒斯坦主导。 哈马斯和其他抵抗组织之前也公开承认,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等于把巴勒斯坦治理的主体落到了实处。 可内塔尼亚胡根本不吃这一套,甚至放话说不会再有哈马斯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摆明了想把加沙的控制权攥在自己手里,或者交给自己认可的势力。 其实哈马斯放弃治理权也不是突然的决定,更像是种战略收缩。从2007年把法塔赫赶出加沙后,哈马斯靠着伊朗、卡塔尔的支持硬扛了以色列多年制裁,还成了抵抗阵线的核心力量。 但经过这轮冲突的重创,他们也清楚现在硬撑治理权不现实——加沙打成了废墟,230万人口面临饥荒,再攥着管理权只会背上更大的民意包袱。 所以借着停火把治理权交出去,既能显示自己顾全大局,又能把精力转回武装抵抗上,毕竟纳伊姆早就说了,武器除非交给巴勒斯坦国,否则绝不可能交出去,将来还能让武装成员加入巴勒斯坦的军队。 国际社会这边也乱成一锅粥。美国和埃及刚张罗着开“和平峰会”,2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都要参会,可哈马斯直接说不露面,只通过卡塔尔和埃及调停人谈。 埃及倒是挺积极,想组建临时委员会管加沙的救援重建,其实是怕难民流进西奈半岛,顺便扩大自己的地区影响力。 特朗普政府之前提的停火提案被哈马斯改了又改,美国特使直接说完全不可接受,现在哈马斯抛出治理权方案,美国夹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也只能先看双方掰手腕。 以色列网民和政坛对哈马斯的提议反应挺分裂,普通民众盼着停火能彻底落地,可内塔尼亚胡政府得稳住右翼基本盘,毕竟他之前承诺过加沙非军事化,要是同意巴勒斯坦自己治理,等于没达成目标,搞不好还会被国内追责。 内塔尼亚胡现在硬扛,不光是为了加沙的控制权,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总理位置——他可不想因为“对哈马斯妥协”被起诉。 反观巴勒斯坦这边,哈马斯的提议倒是给内部和解递了个台阶。 之前哈马斯和法塔赫闹了十几年分裂,加沙归哈马斯,西岸归法塔赫,现在哈马斯愿意把治理权交还给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等于变相承认了巴解组织的主导地位。 阿巴斯立马接话准备好接管,就是不想错过这个整合巴勒斯坦力量的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想成没那么容易。 哈马斯虽然放了治理权,但武装力量还在,卡桑旅的指挥官们也没打算解散;以色列咬住解除武装不放,还拒绝巴民族权力机构接管,两边的核心诉求根本对不上。 现在停火第一阶段刚生效,哈马斯要释放人质,以色列要放巴勒斯坦囚犯,这些表面文章好做,可一涉及加沙到底谁来管、武器归谁管这些硬骨头,估计还得磨上好一阵子。 要是内塔尼亚胡一直硬扛,哈马斯说不定会拿最后一批人质当筹码——他们早就放话了,以色列不全面撤军,就不释放最后几个人质。 而哈马斯也没真的“认怂”,纳伊姆之前就说过,就算领导人被杀,哈马斯只会更强,现在放弃治理权不过是战略蛰伏。 这么看,接下来的谈判恐怕还是拉锯战,哈马斯的让步给了停火一丝希望,但以色列的强硬又把这希望压得死死的,短期内想彻底谈拢,难。
哈马斯还是太着急了,一下子从地道里钻出来7000大军,重新控制加沙地区。以色列军
【145评论】【10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