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在中国严格的稀土管控措施下,美国可能买不到芯片 10日《纽约时报》分析认为,受中国的稀土物项出口管控政策影响,美国可能将无法买到先进芯片或相关产品,因为这些产品都含有中国稀土成分,比如英伟达生产的一款电容器,需要极难提纯的超纯镝制造,而全球的超纯镝都来自于无锡一家精炼厂。 这可不是小题大做,中国本来就占着全球稀土供应的九成,尤其是重稀土的加工环节,份额直接冲到了 99%。美国之前总想着摆脱依赖,可真到管控收紧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连替代品的影子都见不着。 特朗普政府之前还跟巴基斯坦签了稀土合作协议,投了 5 亿美元搞勘探加工,9 月刚热热闹闹签了字,10 月就从巴基斯坦发了不到两吨的货,里面有钕、镨这些元素,可这点量连塞牙缝都不够。 美国自己不是没有稀土矿,但压根没有像样的加工体系,想建起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西方这些年也在加速本土稀土投资,可短期内根本补不上缺。现在全球稀土市场价都涨疯了,铕、铽这些重稀土价格直接翻倍,不少企业都在重新签合同,调整采购计划,就怕手里的原料断了供。 芯片产业对这些稀土元素的依赖早就刻进骨子里了,不止英伟达,其他做先进芯片的企业,哪款产品里没点中国稀土成分。 之前有人觉得能从澳大利亚、加拿大找矿源绕开管控,可就算找到了矿,最后还得运到中国来加工,提纯技术这关不是谁都能过的,无锡那家精炼厂的技术壁垒摆在那,短时间内没人能突破。 美国的国防承包商已经乱了套,订单延期一堆。美军自己的报告都承认,1900 多种武器系统都靠稀土,一架 F-35 战斗机就得用 420 公斤,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要 4 吨。 现在连芯片都要没了,军工供应链更别想稳。全球电动汽车普及率都超 30% 了,军工订单也在涨,这些领域都要抢稀土,美国的缺口只会越来越明显。 巴基斯坦那边的合作还引发了内部争议,伊姆兰・汗的政党要求公开协议细节,参议员还批陆军参谋长拿着矿石样本给特朗普看,像个推销员,说这伤了民主。 闹了半天,首批货就那么点,估计美国自己都觉得尴尬。这哪是找替代,分明是给自己找心理安慰。 中国也没把路堵死,6 月还加速审批了一批稀土出口,但管控的大框架摆在哪儿,不是你想要多少就能拿多少。西方一些企业开始琢磨回收技术,想从旧产品里提炼稀土绕过管控,可这技术还不成熟,产量更是有限,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特朗普团队还在开会讨论对策,国会也想着拨款支持本土开发,可这些都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芯片生产卡在哪一步? 就卡在那点超纯镝上,无锡的精炼厂不给货,生产线就得停。之前美国总觉得能靠施压让中国松口,可现在才明白,稀土供应链的主动权压根不在自己手里。 巴基斯坦签协议的时候,总理和陆军参谋长都亲自出席了,还特意给特朗普展示了稀土矿石样本,想着靠这单生意缓解 1300 亿美元的外债压力。 可他们自己也没加工能力,还得靠美国公司带技术进来,等真能稳定供货,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美国想靠这填补中国管控后的缺口,简直是做梦。 现在西方企业才算看清现实,之前总觉得稀土是普通矿产,随时能找到替代,可真到了节骨眼上,才知道中国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有多硬。芯片这东西看着是高科技,核心还是得靠稀土这种基础资源撑着,而稀土的命脉,就攥在中国手里。 美国之前加关税、搞技术封锁,觉得能拿捏住产业链,现在稀土管控一来,才发现自己的短板有多明显。 没有中国的稀土,别说先进芯片,不少高端制造产业都得歇菜。那些喊着 “摆脱依赖” 的口号,在实打实的供应链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全球矿产链都在跟着重塑,可重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国的管控政策一出来,市场立刻有了反应,价格涨、订单乱,美国企业慌了神,政府也拿不出像样的对策。之前还想着靠巴基斯坦那点货撑场面,结果连零头都不够,这脸打得着实有点疼。 不过中国的管控也不是一刀切,该批的出口还在批,但主动权得自己握着。西方之前总觉得能靠规则压人,现在才明白,资源话语权比什么规则都管用。 美国想买芯片?先得有稀土;想要稀土?得看中国的管控政策。绕来绕去,还是绕不开这道坎。 那些之前鼓吹 “本土供应链” 的人,现在也没了声音。建一个稀土精炼厂,从选址到投产至少要五六年,等美国自己的厂子建起来,不知道多少芯片企业都撑不下去了。 巴基斯坦那点矿,连塞牙缝都不够,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矿还得靠中国加工,说白了,美国现在就是无计可施。 全球稀土需求还在涨,电动汽车、军工产品的订单越来越多,中国的管控只会让稀土的战略价值更突出。 美国现在才着急,早干嘛去了?之前对中国的稀土产业要么忽视,要么打压,现在想自己搞,哪有那么容易。 这波管控算是给美国提了个醒,产业霸权不是光靠技术就行的,得有资源话语权撑着。而现在,这话语权不在美国手里。
稀土之后,中国又一记“断电”重拳,这才是真正对美战略级武器!近日,中国推出了一
【4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