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体这阵子是真急眼了,对着刚开通的北极航道往死里抹黑,一会说这航道就是气候灾难的产物,根本走不通几天,一会又扯航行风险比绕道好望角还大,纯属浪费钱的摆设。 新加坡媒体这段时间对北极航道开通的事各种挑刺,说这条路是气候变暖的原因,冰融化了才能走,但通航时间很短。 他们还说这条路风险大,比绕好望角还危险,投资建基础设施等于白扔钱。彭博社说航运巨头们对这条路都不看好,觉得增加北极航运会破坏生态。 地中海航运公司就公开表态,因为环境问题严重不会参与其中。全球几家大公司像马士基,也重申远离北极航道的承诺,理由是不安全也不环保。 但其实,新加坡自己心里有数,马六甲海峡是它们的经济命根子,一旦北极航道火起来,分流了东亚到欧洲的货运,它们港口的中转生意就黄了。 数据显示,马六甲海峡每年扛着全球25%的海运贸易,新加坡港的吞吐量70%以上靠这个海峡的中转。要是货物改走北边,新加坡的物流、船舶维修啥的产业肯定受重创。 但北极航道(NSR),从欧洲到亚洲的距离能缩短40%,航行时间少12到15天。从上海到鹿特丹,走这比好望角快多了,燃料消耗低,碳排放也少。 中国最近就试水了,第一艘船从大连出发,经俄罗斯北部水域直奔欧洲,时间减少了一半。俄罗斯投资3000亿美元,要把北极打造成新贸易走廊,建港口、补给站等。 中国也掺把NSR纳入“极地丝绸之路”项目,两国3月份还建了个联合工作组,推进航道开发。 俄罗斯的Yamalo-Nenets地区天然气,通过这条路先出口更快,中国企业投了不少钱在液化天然气项目上。2023年两国同意合作,次月就敲定细节。 虽说合作有限,但俄罗斯需要中国资金和技术,中国想多元化贸易路线。全球变暖让北极冰融化快,夏季无冰期从3个月拉长到5个月,冰厚也薄了。 俄罗斯的新地岛、北地群岛建了现代化港口,起重机、储油罐啥的齐全,提升了实用性。 当然,北极环境复杂,冰层不稳,航行不确定性高,风险较大。基础设施弱,救援服务有限,事故率比传统路线高。 黑碳是船舶排放的污染物,落在冰上降低反射率,加速融化。环境影响大,航运活动增加可能带入侵物种,扰乱海洋生态。 油溢出更麻烦,北极清理难。研究显示,NSR工业开发对俄罗斯北极区环境和人类影响大,需要平衡发展。日企评估NSR风险时,也列出基础设施的不足以及天气极端的问题。 日本公司觉得用NSR有地缘风险,尤其是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让俄罗斯更依赖中国,但这也加剧了不确定性。 新加坡媒体黑北极航道,因为有自家利益在,北极航道的开设缩短了距离,省钱环保,但需要平衡生态。
日媒道出了真相!日本表示,对于中国的反制,美国明显出现了误判!10月11日,日经
【169评论】【17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