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提名委内瑞拉玛查多获诺贝尔和平奖? 特朗普最终没有获奖,和平奖被委内瑞拉反对派议员,名不见经传的玛查多偷走了。 据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官网发布的资料,每年有资格提名和平奖的群体包括各国议会成员、大学教授、国际法院法官等。 而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玛查多是由欧洲议会部分右翼议员联合提名的。这些提名人长期关注拉美政治局势,尤其是委内瑞拉国内经济和人权状况。 玛查多在过去十年里多次以“自由、民主、人权”为核心议题批评现任委内瑞拉政府,这种表态在西方世界获得了不少共鸣。 她的政治立场、对外公开演讲的内容、以及在委内瑞拉国内政治生态中所扮演的角色,恰好契合了西方某些国家对“民主斗士”的标准定义。因此,她获得提名并不令人意外。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是她得奖,而不是声势浩大的特朗普?从客观层面来看,特朗普在任期间确实在中东和平进程上做出了一些成果,比如促使以色列与多个阿拉伯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一点也曾被部分媒体誉为“重大突破”。 他也确实获得了多次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提名者包括挪威议会议员和澳大利亚的学界人士。 然而,诺贝尔委员会历来对和平奖的授予标准既不透明,也并不完全按照“实际成效”来评定。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政治风格以及他在任期内的一些争议行为,比如对国际多边机制的质疑、对移民政策的强硬措施、对国内社会分裂的态度等,在很多评委看来可能与“和平”这一价值观有偏差。 相比之下,玛查多虽然在国际上的曝光率不高,但她所代表的“反对专制、倡导自由”的形象更容易获得西方主流舆论的认可。 她的政治生涯虽然充满坎坷,但却始终坚持非暴力抗争的路线,这一点正好契合了诺贝尔和平奖的精神初衷。 而且,考虑到当前国际社会对拉丁美洲局势的关注度日益上升,特别是在委内瑞拉通胀、移民、资源等问题逐渐外溢的背景下,颁奖给玛查多也可视作一种舆论引导,意在强调民主制度对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当然,这个结果引发了不少争议。不少特朗普支持者认为这是一种政治偏见,甚至有观点认为诺贝尔奖逐渐沦为西方价值观输出的工具。 但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和平奖从来就不只是奖励“谁最和平”,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未来可能推动的方向。 正如玛查多所代表的那种“弱者反抗强权”的形象,往往更容易引发情感共鸣,从而赢得评委会的青睐。 回过头来看标题中的“偷走了”一词,虽然带有一些调侃意味,但也反映出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预期:名气大的人、声势浩大的事,理应更容易获得大奖。 但现实往往恰恰相反,诺贝尔奖的评选逻辑并不沿着大众的情绪轨迹走。玛查多虽然名气不大,但她代表的那种不屈、坚持、非暴力抗争的形象,一定程度上比现实政治中复杂且争议不断的特朗普更符合诺贝尔和平奖的“理想主义气质”。 最终,这场“玛查多VS特朗普”的和平奖之争,其实也映射出国际社会对“和平”一词定义的多元化。 是通过大国博弈达成协议算和平,还是个人坚持信念、推动民主也算和平?不同的理解决定了不同的评选结果。 玛查多获奖固然引发讨论,但更值得思考的是,在这个多极化、复杂化的时代,和平奖还能否真正推动世界和平,还是仅仅成为一种象征性的奖章。 素材来源:诺贝尔和平奖,终究没颁给特朗普 2025-10-11 18:13·新民周刊
就在刚刚特朗普和万斯纷纷发文呼吁“保持克制,要讲理”10月13日,特朗普发文
【114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