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步不退。 过去 48 小时,中美贸易战又升级,中国交通运输部 10 月 10 日发公告,对五类美国相关船舶收特别港务费。 10 月 14 日就生效,每净吨先收 400 元,2028 年要涨到 1120 元。 这不是近期唯一反制。 10 月 9 日商务部先出稀土新规,不光收严原矿、制品配额,还首次把开采提炼技术、设备也管起来。 这俩措施就是对着美方 4 月的 301 调查来的,当时美方明说 10 月 14 日起对中国船舶加港口费。 交通运输部说,这是维护企业权益的 “正当防卫”。 特朗普报复来得快。 10 月 10 日他在社交平台写长文,说稀土新规是 “用资源卡世界脖子”,接着就放狠话。 美国要从 11 月 1 日起,在现有关税上再加 100%,覆盖 234 项商品,涉及 3800 亿美元。 美国贸易官员跟着喊:“3 亿美国民众准备好了,随时跟中国刚到底。” 这话让 11 月的经贸谈判悬了。 7 月底瑞典谈好的 “关税暂停到 11 月 10 日”,现在基本没用。 更麻烦的是,美国驻华大使馆因为政府停摆,部分工作停了,谈判团队都没组起来。 市场怕 “中美脱钩”,道琼斯工业指数当天跌了 1.8%。 科技行业先吃苦头。 美国半导体要的重稀土,80% 靠中国,短期找不到替代提炼技术。 苹果、高通这些靠中国供应链的企业,股价跌超 3%,芯片厂商正急着算库存。 农业的难处摆上台面。 美国大豆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 1-9 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才 590 万吨,比去年少 78%。 艾奥瓦州豆农金德里德说,跑遍东南亚推销,“没法一夜之间找到替中国的市场”。 特朗普承诺的农业补贴,因为停摆审批卡着,3.5 亿美元只够 2018 年援助的 1.5%,根本补不了损失。 中小企业被逼到绝路。 威斯康星州有家工艺啤酒厂,老板贾斯汀说,之前关税让原材料成本涨 40%。 新关税要是落地,成本还得翻倍,现在计划裁 20 人、关部分生产线。 蒸馏酒、罐头行业也一起抗议,说政府只补贴农民,是 “挑着帮人” 的政治操作。 航运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5 万吨级散货船,一次航行的特别港务费大概 1200 万元,2028 年要涨到 3360 万元。 加州港口的集装箱船排队 15 天,航运公司调航线多花的钱,最后都加在商品价上。 沃尔玛联合 300 家零售商给白宫写信反对加税,警告消费者要么买不到,要么花双倍钱。 普通美国家庭在买单。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算过,现有关税让中等收入家庭每年多花 3200 美元。 新关税要是实施,全年 GDP 增速可能再降 0.8 个百分点,中等家庭一辈子多损失 2.2 万美元。 电子产品已涨 40%,更多日常用品也要涨价。 中国市场扛压能力看得见。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虽降 15%,但对非洲出口涨 34%,和巴西农产品贸易额超 300 亿美元。 “一带一路” 沿线市场贡献 62% 的出口增长,全年贸易顺差预计超 1.2 万亿美元。 大豆进口转向南美,1-8 月从巴西买 5000 多万吨,占进口总量 71%。 制造业底气没断。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超 30%,比美日德加起来还多。 华为 Mate 60 装着自主 7 纳米芯片,已能批量生产,国内 5G 基站出口量超美国供应商总和。 苏州工业园这些产业集群,产能利用率保持 90% 以上,百亿美元补贴推着 AI 和新能源生产线落地。 全球供应链在变样。 越南、泰国这些东南亚国家成了中间受益者,中国企业把部分组装线移过去,加工后出口美国。 这种 “曲线出口” 让东南亚对美出口涨 18%,反而巩固中国产业链影响力。 德国博世、荷兰 ASML 在新加坡、中国台湾设点,就是为了避开政策限制。 中方立场很清楚。 商务部发言人 10 月 11 日说,会采取 “必要对等措施”,还保留取消原定谈判的权利。 收港务费是按 9 月 28 日生效的《国际海运条例》,连美资持股 25% 以上的船舶都算,没漏洞。 10 月 3 日 WTO 年会上,印度、巴西等多国代表支持中方,批评单边主义。 特朗普的豪言站不住脚。 3 亿民众 “准备好” 的说法,碰到啤酒厂裁员、豆农卖不出大豆,没人信。 美国地质调查局也承认,就算联合澳加开新矿,短期满足不了半导体的稀土需求。 贸易战没赢家,搞单边主义只会让全球经济更不稳。 APEC 会议要来了,全球市场盯着 11 月 1 日关税生效日。 措施落地,中美经贸摩擦进新阶段,成本得两国企业和消费者一起担。 信源:“魔鬼细节”业界惊呼:对美反制,中方动真格了-观察者网
就在刚刚得知中美贸易战没有赢家,但关税先放下来,后放慢了。美国最希望的是通过
【1评论】【2点赞】
武当
坚决支持中国政府严厉反击美帝及其走狗霸权和流氓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