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扎心了!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质问西方:“俄罗斯打乌克兰,西方全员出动制裁;以色列炸

如梦菲记 2025-10-11 16:49:29

太扎心了!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质问西方:“俄罗斯打乌克兰,西方全员出动制裁;以色列炸加沙,6万条人命却没人真管,到底谁在玩双重标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那天,西方国家的反应速度快得惊人,各国政要连夜发表谴责声明,制裁清单一夜之间拉得比账单还长。   美国带头切断俄罗斯多家银行的国际支付通道,欧盟限制俄罗斯能源出口,就连俄罗斯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都被禁止。   军事援助更是毫不手软,美国给乌克兰的援助累计超过1750亿美元,武器装备源源不断运往前线,那段时间打开新闻,满屏都是"捍卫主权""保护平民"这样的字眼,仿佛整个西方世界都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   可当镜头转向加沙地带,画风突然就变了,从2023年10月至今,加沙卫生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已有超过65000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中丧生,受伤人数突破16万,200多万人流离失所。   要知道加沙的人口只有乌克兰的二十分之一,截至2023年9月乌克兰平民死亡人数约9700人,简单算算就知道加沙的人道灾难严重到什么程度。   可西方国家的反应呢?欧盟象征性地暂停了1400万欧元的援助款,还特意强调不影响正常贸易往来,这点钱在动辄数百亿的乌克兰援助面前,简直像施舍给乞丐的零钱。   最让人看不懂的是美国的操作,联合国安理会多次提出加沙停火决议,美国一次又一次投下否决票,光是公开记录就已经49次了。   2025年美国对以色列的军售订单高达392亿美元,涉及751个项目,最近还计划追加6亿美元的新武器销售。   嘴上说着关注人道主义,手里却不停地往以色列手里塞炸弹,这演技要是拿去拍电影,奥斯卡都欠他一座小金人。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终于忍不住了,他在公开场合直接发问:"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我们谴责、制裁、援助,到底是什么阻止我们谴责杀害6万加沙平民的行为?"这话说得不客气,但句句戳在要害上。   桑切斯不光嘴上说,行动上也毫不含糊,西班牙对以色列实施全面武器禁运,禁止以色列燃料船靠西班牙港口,召回驻以大使,甚至派军舰冲破封锁线给加沙运送人道物资,早在2024年5月,西班牙就率先承认巴勒斯坦国,比绝大多数西方国家早了大半年。   其他欧洲国家呢?大多数还在观望,或者最多发个不痛不痒的声明,特朗普要求北约成员国把军费提高到GDP的5%,西班牙直接拒绝,桑切斯回应说西班牙是主权国家,不会按美国意愿行事。   这份硬气在当今欧洲政坛可不多见,要知道得罪美国意味着可能面临关税制裁和外交压力。   说到底,这种双标背后藏着的无非是利益算盘,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铁的盟友,几十年来一直帮美国看着那片油气资源丰富的土地。   美国的军工企业更是从对以军售中赚得盆满钵满,雷神公司为了满足订单需求,把导弹年产量从5000枚直接提到2万枚。   这么大的蛋糕,谁舍得砸了?俄罗斯就不一样了,本来就是西方眼里的老对手,趁着俄乌冲突狠狠削弱它,既能立人设又能打压竞争对手,何乐而不为。   西方媒体在这件事上也没少添油加醋,报道俄乌冲突时,镜头对准乌克兰平民的眼泪,每条新闻都在强调俄罗斯的"侵略行径"。   到了加沙呢?画面大多是以色列官员解释"自卫行动的必要性",巴勒斯坦人的伤亡往往一笔带过,有时候干脆不提,长此以往,普通西方民众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单方面的,自然也就很难意识到这里面的猫腻。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联合国大会投票时,145个国家支持巴勒斯坦议案,只有美国、以色列等5个国家反对,这种悬殊的票数差距,比任何辩解都有说服力。   就连一些欧洲国家也开始转变态度,法国、荷兰等国陆续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承认巴勒斯坦国。   全球南方国家更是对西方这套"选择性正义"嗤之以鼻,毕竟大家又不瞎,谁看不出来这是在玩两套标准?   桑切斯那个问题其实没那么复杂,答案谁都清楚,只是没人愿意说破罢了,当"人权""自由"这些词只在对付对手时拿出来用,面对盟友就选择性失明,那这些漂亮话还有几分可信度?   加沙的孩子和乌克兰的孩子,生命本该同等珍贵,可现实就是这么讽刺,有些命在某些人眼里就是比其他命更值钱。   这种赤裸裸的双标,正在一点点消耗西方国家苦心经营多年的道德资本,等到有一天彻底耗尽,再想拿"国际规则"说事,恐怕没人会当真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121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