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教授那句“国有资产是几千万先烈用命换来的,是全民所有的。如今你要私有化,要据为己有,那好,你把命还给人家!”真是一下子说到人心坎里,听着就让人心里发颤。 这段发言来自温铁军在一场经济论坛的分享。他站在讲台上,面前的屏幕正展示着国有资产的构成图谱,从企业资产到自然资源,各类数据缓慢滚动。讲到激动处,他提高了音量,说出了那段被广泛传播的内容。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录制,视频流出后,24 小时内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 20 亿。 温铁军能说出这样的话,和他的经历密不可分。他早年插队下乡,在基层见过国有资产对民生的支撑。后来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研究方向聚焦三农与国家资本。 他曾在多个省份调研,走进老厂房,翻看企业历史档案,那些记录着几代人奋斗的账本,让他对国有资产的来源有了更具体的认知。担任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期间,他参与过国有资产改革相关课题,梳理过从建国初期到新时代的资产积累历程。 国有资产的积累轨迹,藏着无数人的付出。革命年代,先烈们为建立政权牺牲,为后续的国家建设奠定基础。建国后,工人在厂房里三班倒,农民交售公粮,几代人节衣缩食积累下最初的工业家底。这些资产逐步发展壮大,涵盖企业、金融、行政事业、自然资源等多个领域,成为全民共同拥有的财富。 国家早已建立起守护国有资产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从提出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到制定专项监督工作五年规划,再到出台加强监督的决定,法律与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 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实现了四大类别资产监督的全覆盖。到 2021 年底,地市级、县区级层面的报告工作覆盖率已超过 99%。 温铁军的研究始终围绕这些实践展开。他的团队曾跟踪某省国有资产改革,记录下资产从粗放管理到规范运营的全过程。他在著作中详细梳理国有资产与民生的关联,用调研数据说明资产保值增值如何惠及教育、医疗等领域。这些积累让他在谈论相关话题时,总能结合实际,说出大众听得懂的话。 视频热度持续发酵时,更多人开始关注身边的国有资产。有人分享家乡国企带动地方发展的故事,有人查阅本地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公开报告。历史博主整理出先烈们为国家建设牺牲的事迹,与当下国有资产的使用现状对照,相关内容获得千万点赞。 温铁军后来在另一场活动中提到,那段话不是即兴发挥,而是长期调研后的心里话。他的社交账号更新了一组老照片,有建国初期的工厂开工仪式,有新时代的国有资产监督座谈会,配文只有一句话:“守护好共同的家底”。 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1992年吴德坐在家中看电视,突然一则新闻的播报引起他的关注,在仔细看过新闻内容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