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歼-16挂实弹帮朝鲜驱逐加拿大军机 美媒这波 “委屈戏” 演得着实有点刻意,明明是加拿大军机揣着明白装糊涂闯到中国家门口,反倒倒打一耙说歼 - 16 “多管闲事”,这操作跟之前美军在南海带着记者 “碰瓷” 的套路如出一辙。 先得戳破加方那层 “联合国任务” 的遮羞布,所谓的 “霓虹行动” 听起来名头响亮,实则根本没有联合国授权的 “越界特权”,联合国安理会 1718 号和 1874 号决议只允许在有确凿证据时检查可疑船只,从没说过能让军机跑到他国领空附近晃悠,更没批准不通报就闯入防空识别区,这跟打着执法旗号偷窥别人家隐私有啥区别。 加拿大那架 CP-140 “极光” 根本不是啥善茬,说是 P-3C 的换皮型号,17 架 CP-140M 全是专职反潜侦察的好手,机上装满了探测设备,说白了就是借着盯朝鲜船的由头,偷偷扫描中国沿海的电磁信号。 这玩意儿续航能力强,能在天上赖好几个小时,可再能扛也架不住解放军的轮换战术,歼 - 11 先按规矩晃动机翼、无线电警告,算是给足了面子,毕竟按国际惯例,这已经是标准的 “打招呼” 流程,换成别的国家,可能第一步就没这么客气了。 结果加军机跟没听见似的,嘴硬说 “在国际空域”,这话纯属偷换概念。东海防空识别区早就划了好几年,按规则不管哪国军机进来都得提前通报,加方不光不报备,还一个劲儿往领空方向凑,这就好比有人拿着望远镜在你家院墙外转悠,还说 “我在公共路上看风景”,换谁能忍? 更有意思的是,这已经不是北约国家第一次玩这套了,2023 年美军 P-8A 带着 CNN 记者闯南海,也是喊着 “航行自由”,最后被歼 - 11 盯得没脾气,现在加拿大不过是换了个剧本照抄。 等到歼 - 16 挂着实弹登场,已经是仁至义尽后的必要手段。这战机可不是随便派出来的,设计师都夸它 “没有短板”,载弹量能到 12 吨,挂的霹雳 - 15 和霹雳 - 10 导弹都是经过实战化检验的硬家伙,4 枚导弹的挂载量既是标准配置,也是明晃晃的警告。 CBS 自己爆出来的细节更能说明问题,两架飞机最近只隔了不到 200 英尺,也就是 60 米,这距离相当于两辆汽车贴着脸开,歼 - 16 要是真想动手,加军机根本没反应时间,能全身而退已经是沾了解放军克制的光。 美媒故意不提的是,中国执行对朝制裁向来认真,海关每年都能查获不少禁运物资,根本犯不着 “帮朝鲜躲制裁”。反倒是加拿大这趟远门跑得蹊跷,从北美横跨太平洋来东海 “执法”,怎么看都像是配合美国亚太战略的表演,毕竟作为北约成员国,它近年在亚太的军机活动频次翻了好几倍,说白了就是替美国当眼线。 这种 “借公器谋私利” 的把戏,早被戳穿好几次了,2022 年加方炒作类似事件时,就被扒出 “霓虹灯行动” 本就是其印太战略的一部分,跟联合国制裁不过是借个名头。 再看看解放军的处置流程,完全是按国际法来的,先警告再升级,轮换战机跟监更是专业操作 —— 知道 CP-140 续航久,就用歼 - 11 和歼 - 16 接力,既保证持续管控,又避免冲突升级,这比美军动不动就搞 “危险拦截” 可规矩多了。 空军指挥学院早就讲过,这种外逼动作有明确规范,压坡度、连续攻击姿态都是国际通用的 “请离开” 信号,加军不可能看不懂,说白了就是故意装傻充愣。 美媒的双重标准在这事儿上暴露无遗,当年美军战机抵近俄罗斯边境,被苏 - 35 拦截时,他们说这是 “俄方维护主权”,轮到中国就成了 “挑衅”;美军在南海搞嵌入式报道就是 “客观记录”,中国军机正常驱离就成了 “制造紧张”。 这种套路 2015 年就用过,CNN 跟着 P-8A 闯南海,故意剪接通话录音抹黑中国,现在不过是换了 CBS 和加拿大当主角。 歼 - 16 这两年在东海南海可不是第一次 “露脸”,之前锁定美军 F-35 的画面就很说明问题,这款战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能远距离发现目标,红外瞄准系统更是指哪打哪,搭配涡扇 - 10 发动机,机动性和续航力都跟得上外机挑衅。 这次挂实弹不是 “小题大做”,而是必须的威慑 —— 对付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外机,光靠嘴说没用,得让它看到实实在在的实力,知道再往前一步就可能收不了场。 说到底,这事儿的本质就是外部势力借着 “制裁”“国际空域” 的幌子,试图压缩中国的安全空间,但他们忘了现在的解放军早就不是当年了。从歼 - 11 到歼 - 16 的接力,从警告到实弹威慑,每一步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既守住了主权底线,又没给对方炒作的口实。 美媒再怎么卖惨也没用,毕竟全世界都看得清楚,是谁跨着大洋来别人家门口撒野,又是谁在按规矩维护自己的家园。
朝鲜这步棋终于动了!歼16拦截加拿大巡逻机,现在压力给到了韩国。近日,加拿大军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