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钱学森回国月薪335.8元,算上津贴也就500多元,国家还给了个特殊待遇:配专职食品化验员。连十大元帅都没这待遇。 美国海军说过一句话:"钱学森无论到哪个地方,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力量,绝对不能让他离开。" 就这样的人,1955年10月28日回到北京。中科院热烈欢迎,国家给开了335.8元月薪。 335.8元什么概念? 1955年的335.8元确实不少。算上津贴和年终奖,钱学森每月实际收入超过500元。 当时十大元帅里的三级工资才478元。钱学森的收入比部分元帅还高。 跟美国比,差太远了。 在美国,钱学森年收入十几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几十万。 回国后一年收入六千块人民币,差了几十倍。 钱学森在乎吗?不在乎。 钱学森有句话:"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那才是最高奖赏。" 这话不是装的。钱学森真这么干了。 1963年9月,钱学森给第五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刚毅写信,主动要求降薪。 工资已经比元帅低了,钱学森还觉得拿多了。 钱学森不抽烟不喝酒,对物质要求极低。 钱学森和老伴住在中科院分配的简陋房子里,一住几十年。家具都是旧的,衣服都是补了又补。 工资超元帅,生活却比普通干部还简朴。 国家给了钱学森一个特殊待遇,连十大元帅都没有。 配食品化验员。 这待遇听起来不起眼,实际意义重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匮乏,普通老百姓吃饱饭都难。 给钱学森配专门的食品化验员,说明国家对钱学森安全的重视程度。 为什么要配化验员?怕有人下毒。 钱学森从事的是国防尖端科技,美国恨不得弄死钱学森。 国民党特务也盯着钱学森,钱学森的安全关系到中国导弹、原子弹的研制进度。 化验员的工作就是检测钱学森吃的每一样食物,确保没有毒。 这个待遇,连十大元帅都没享受过。 为什么元帅都没有?因为元帅们在战场上打仗,生死早就看淡了。 钱学森不一样,钱学森搞科研,一个人顶五个师。 钱学森出事,中国导弹、原子弹就要延后二十年。 国家的逻辑很清楚:钱学森比元帅还重要。 这不是贬低元帅,是事实,打仗需要将军,打仗更需要武器。 没有导弹原子弹,再多将军也打不过美国苏联。 钱学森掌握的技术,决定了中国能不能在核武器竞赛中站稳脚跟。 所以国家给钱学森配化验员,给钱学森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 钱学森回国,让美国损失了什么?让中国得到了什么? 美国损失的是世界顶尖的火箭专家。 钱学森35岁就拿到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在空气动力学、火箭技术、导弹技术上都是权威。 美国扣押钱学森五年,就是不想让钱学森回中国。 中国得到的是导弹之父、航天之父。 钱学森回国后,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颗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钱学森功不可没。 有句话说得对: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因钱学森的回国至少向前推进了二十年。 二十年是什么概念?如果没有钱学森,中国可能到1980年代才有核武器。 那样的话,中国在冷战期间会更加被动,甚至可能遭受核讹诈。 钱学森回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钱学森在工作上,既不要钱,也不要官。 五院院长当得好好的,钱学森说影响科研工作,非要辞职。 很多次部门发的奖励,钱学森都拒收。 钱学森的稿费收入很可观。六十年代之前,钱学森好几次拿到数千元一篇的稿费。 钱学森不在乎钱,在乎的是能不能把导弹搞出来,能不能让中国强大起来。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钱学森的葬礼上棺盖党旗,三军仪仗队抬棺,规格堪称国葬。 这是对钱学森一生贡献的最高认可。 钱学森为什么值得这样的待遇?因为钱学森用一生证明了什么叫爱国,什么叫奉献。 钱学森可以留在美国,拿高薪,当教授,过安逸日子。但钱学森选择回国,选择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搞科研。 新中国成立初期,条件有多差?没有实验室,没有设备,没有资料。钱学森从零开始,一点点搭建中国的导弹工业体系。 钱学森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带着一群科学家在战斗。钱学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导弹专家,这些人后来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 钱学森的贡献不只是技术,更是精神。 钱学森用行动告诉中国人:只要肯努力,中国也能造出导弹原子弹。只要肯坚持,中国也能成为科技强国。 335.8元月薪,配食品化验员,这是国家对钱学森的重视。 钱学森给国家的回报,远远超过这些待遇。 钱学森的选择,值得所有中国人尊敬。
1955年,钱学森回国月薪335.8元,算上津贴也就500多元,国家还给了个特殊
雪见
2025-10-10 03:03:09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