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这回真把窗户纸捅破了!前两天她接受匈牙利媒体采访时说得明明白白:俄乌冲突闹到今天这个地步,欧盟那几个上蹿下跳的国家脱不了干系! 默克尔这话算是把欧洲政坛那点遮羞布扯了个干净,所谓的欧盟团结在2021年的俄乌危机面前,早被几个东欧国家搅得稀碎。2021年那阵仗其实早有苗头,当年2月乌克兰东部就没停过交火,光是22日到23日两天,乌政府军就死了2个、伤了3个,还有3名平民被乌军炮击波及受伤,民间武装天天警告局势要炸锅。 到了4月,俄罗斯方面直接挑明《明斯克协议》就是张废纸,乌克兰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前线小冲突跟家常便饭似的,那些没接到命令就开火的乌军指挥官,简直是在往火药桶里扔火星子。 默克尔毕竟当了十六年德国总理,这点危机嗅觉还是有的,她6月就跟马克龙说,感觉普京对《明斯克协议》彻底没兴趣了,再不想办法坐下来谈,真要出大事。 俩人合计着在欧洲理事会会议上提个方案,以欧盟名义跟普京直接对话,哪怕摸清楚对方的底线也好,总比眼睁睁看着边境堆兵强。可没想到,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直接抱团反对,硬是把这唯一的外交窗口给堵死了。 这些国家满脑子都是历史恩怨,觉得跟俄罗斯谈判就是绥靖,张口就要北约派先遣部队进驻乌克兰,还喊着要对俄搞“先发制人制裁”,完全不管这种强硬姿态只会把俄罗斯逼到墙角。 当时的局势本就经不起折腾,乌克兰2021年2月刚签了法律,允许北约军队进境搞演习,之后几个月联合军演一场接一场,俄罗斯能不急吗?立马调兵遣将往克里米亚和边境堆,黑海那边的小规模摩擦就没断过,跟互相亮刀子似的。 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有人递台阶,可东欧四国偏要把台阶拆了。默克尔后来回忆这事儿时也无奈,说那些国家就怕欧盟跟俄罗斯谈出共识,担心自己的立场被忽略,结果硬生生绑了欧盟的腿,连面对面沟通的机会都没争取到。 更有意思的是新冠疫情还来添乱,2021年的封锁政策让欧盟领导人根本没法跟普京坐一块儿谈,默克尔自己都说,连面都见不上,哪来的妥协方案?本来外交就是磨嘴皮子的活儿,这下连嘴皮子都磨不成了。 可东欧国家不管这些,反而觉得默克尔的善意是软弱,拉脱维亚前总理卡林什后来还嘴硬,说当时就告诉默克尔不能对普京心软,现在倒打一耙说人家不懂俄罗斯。 可问题是,硬刚没解决问题啊,2021年11月美国都放出风说俄在边境囤兵了,西方还死死拒绝俄罗斯“北约不东扩”的核心诉求,这不是逼着局势升级吗?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倒是说了句实话,他觉得要是默克尔没卸任,俄乌未必会打起来,因为这位前总理太清楚战争的代价,肯定会死磕谈判。 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2015年的《明斯克协议》就是默克尔和马克龙硬撮合出来的,虽然不算完美,但至少把战火压了好几年。 可到了2021年,那些喊着最凶的国家,既拿不出解决办法,又不让有经验的人去试,一门心思要硬刚。波兰前总理莫拉维茨基后来还骂默克尔是“破坏性政客”,可他怎么不想想,要是当年听了默克尔的,说不定就没后来这上千天的战火了。 爱沙尼亚外长查赫克纳说俄罗斯发动冲突是因为“帝国主义野心”,这话没说错一半,但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俄罗斯,也未免太敷衍。 2021年俄罗斯反复强调北约东扩是红线,可东欧国家视而不见,还一个劲地撺掇乌克兰往北约怀里靠。 就像两个人吵架,一方已经攥紧拳头了,第三方还在旁边喊“别怕跟他打”,这能怪拳头最终落下来吗?默克尔其实就是点破了这点,那些上蹿下跳的国家看似强硬,实则是把欧盟的外交灵活性给搞没了。 等到默克尔2021年底卸任,没人再执着于谈判,局势立刻就滑向了战争。2022年2月普京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紧跟着就开展特别军事行动,这一切早就在2021年的层层误判里埋下了伏笔。 现在回头看,当年要是没有那几个国家的阻挠,默克尔和马克龙真能跟普京坐下来谈,哪怕只达成个临时共识,也不至于让战火烧到今天。可欧洲的尴尬就在于,小国的情绪总能绑架大国的决策,那些喊着最响的人,未必真的承担得起后果。 默克尔现在说这话,或许是为自己的回忆录造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确实戳中了欧盟外交的死穴——有时候,盲目强硬比软弱更害人。
默克尔这回真把窗户纸捅破了!前两天她接受匈牙利媒体采访时说得明明白白:俄乌冲突闹
迎丝的趣事
2025-10-09 22:15:43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