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爆料,老美制造业无法回流不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不愿意干!而是因

云景史实记 2025-10-09 10:12:21

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爆料,老美制造业无法回流不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不愿意干!而是因为美国60%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于小学六年级,干不了!精英永远在哪里都是少数啊!这事儿听起来夸张,但细想还真有点道理。 美国制造业“回流”这几年一直是话题热搜。可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最近说了句大实话:美国工厂回不来,并不是因为美国人“不愿意干脏活”,而是大批美国人根本没有足够的基础教育,根本干不了!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那可是摸透了全球经济的主儿,他最近直言不讳:美国制造业回不来,核心是 60% 的成年人阅读水平还没到小学六年级,这可不是瞎掰。 美国教育部 2024 年底刚发布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说美国成年人的数学和解决问题能力早就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越来越多人挤在技能最底层,高技能和低技能人群的差距是全世界最大的。 啥叫小学六年级水平?说白了就是能看懂报纸短文、设备说明书,填个表格算个数,可现在近 1.3 亿美国人连这都办不到,你说现代工厂能要这样的工人吗? 别以为制造业还是以前抡大锤的老样子,现在哪怕拧个螺丝都得看图纸参数,操作机床得懂基础编程,连设备报警提示都得认识吧?可美国工人偏偏卡在这儿。 苹果公司前两年特意在得州建工厂造 Mac Pro,本想响应 “回流” 号召,结果傻眼了 —— 本地工人连最简单的装配图纸都看不懂,拧个精密螺丝能错一半,最后没办法,只能从中国空运工程师过去救场。 就这折腾下来,生产成本比中国工厂高了 4 倍,订单照样跑回中国,你说这冤不冤?这哪是不愿干,分明是想干都摸不着门道啊。 还有富士康,当年响应特朗普号召在威斯康星州砸钱建厂,本想招本地人干活,结果培训了半年,能合格上岗的还不到中国工人的三分之一。 中国工人顶多俩月就能熟练操作的自动化设备,美国工人学半年还经常按错键,为啥?因为说明书上的专业术语都认不全,简单的数学计算都得掰手指头,你让他调机床参数不是难为人吗? 特斯拉更明显,上海工厂的生产效率是加州工厂的三倍,马斯克自己都承认,中国工人培训周期短、基础技能扎实,反观美国工厂,光教工人认游标卡尺就得两周,十年前装配线错误率才 0.8%,现在都飙到 2.7% 了,这质量能跟得上吗? 有人说美国不是有很多精英吗?可精英再多也顶不了生产线的缺啊。达利欧说得太对了,美国 1% 的精英能设计火箭,可剩下的 60% 连螺丝都拧不明白,这人才梯子断得太厉害。 全美制造业现在还有 80 万个空缺岗位,可每个月能补上的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就拿数控机床操作工来说,招个人得等 9 个月,比招 IT 工程师还难。 底特律的汽车工厂为了让工人学会算零件尺寸的分数,还得专门开补习班,不然生产线都转不起来;波音公司培训新员工识别量具,以前三天搞定,现在得两周,成本翻了好几倍,这都是基础教育差闹的祸。 为啥美国人基础教育这么拉胯?说白了就是资源都堆给精英了,底层根本没人管。你看那些顶级私立中学,人均经费快 6 万美元,比多数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都高,可社区学院生均拨款才 8900 美元,连哈佛的七分之一都不到。 富裕区的孩子能学编程、练实操,贫困区的学校连课本都凑不齐,老师也留不住,这样教出来的孩子能有啥基础? 德国职业教育渗透率超 60%,日本高中生都能学精密加工,毕业就能上岗,可美国把职业教育当成 “失败者的选择”,谁还愿意学技术?这不是自断后路吗? 更讽刺的是,现在美国政客还在喊 “制造业回流”,可根本没抓对病根。通用汽车去年花 40 亿把生产线迁回美国,说要新增 4000 个岗位,看着热闹,可背地里早就愁坏了。 招来的工人得从头培训,光教基础操作就得花大价钱,最后能不能留住还两说。他们自己也承认,选厂址得挑有 “成熟工人群体” 的地方,可这样的地方在美国没几个。 达利欧这话真是点醒了人,美国制造业回不去,真不是工人懒,是教育垮了撑不起产业。精英永远是少数,可制造业要的是千千万万有基础技能的普通工人。 现在美国 60% 的人连小学水平都达不到,连说明书都读不明白,再怎么加关税、给补贴,工厂回来了也没人干活。 这事儿看着是制造业的问题,根子其实是教育的溃败,不把基础教育的坑填上,再喊多少年 “回流” 都是白搭,这可不是我说的,实实在在的案例和数据就摆在那儿,骗不了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