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海的农村中学,就是外环线中学。 生源, 可以考高中,50%左右是本地家庭,10%是新落户家庭。 不能考高中,40%是外地家庭, 本地家庭和新落户家庭占60%,可以参加中考高考,40%的娃初二要回老家。这个数据是通过每年的预备班招生数和每年实际参加中考的人数对比出来的。这个数据有3-5年的连续数据对比,基本是靠谱的。 升高中率超过60%。区重点以上,超过60%。可能本地的区重点市重点比较多,所以,重点率很高。 一,服装。 主要是校服。不贵,夏装一两百块穿一年。区别是鞋子。小小菜已经会认很多品牌球鞋了。 二,吃饭。 午餐特别难吃。家长给娃带一点,据说大部分学校不让带饭。因为学生自己带饭,会增加清洁工的劳动负担。 三,居住。 本地农村学生,基本是铝合金别野,村里集中规划的,横平竖直,远看不错,近看一般。因为很多农民喜欢种菜养鸡,细看乱糟糟的。 借读学生,小镇破楼居多。 新落户学生。我家属于这一类。我家是外区迁徙过来的。外地新落户人家,一般是学霸或者商人,经济条件中上。居住条件,五花八门,整体还可以。 四,交通。 老母亲接送,娃还可以车上休息一下。 五,念书努力吗? 大部分挺努力的,10%的娃彻底放弃了。但是其他娃还是要拼一拼的。 前排的娃,基本是经济条件比较好,或者父母是学霸的娃。比较标配的是,家里住漂亮小区,或者父母是银杭或医生的。 中间的娃,基本是本地家庭或者中产子女。 落后的娃,基本是父母家庭变故,或者父母经济条件不好的娃。 教育也要看资源投入,天赋异禀的极少。
高中老师的话只有长大了才能懂
【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