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日影 出了地铁,天是阴阴的,间或有阳光,却不闷。风里头带着点

柯远玩旅游 2025-10-07 20:44:50

浣花日影 出了地铁,天是阴阴的,间或有阳光,却不闷。风里头带着点儿潮润的桂花气,丝丝缕缕的,若有若无地拂在脸上。街上还漫着些假日的余韵,人不算少,却也不显拥挤。到底是过了中秋,那股子燥热便退了下去,只留下一派安闲的、微凉的秋意。 今天是10月7日,农历八月十六,我们先到了浣花溪。这名字,念在嘴里便觉着有诗意,仿佛能听见千百年前浣衣女子在溪边的笑语。公园里树木蓊蓊郁郁的,那绿色是沉沉的,饱含着水汽。溪水不算很清,泛着些微的浊黄,想是前些时日的雨水带来的。我们沿着溪边的步道慢慢地走。四哥四嫂在前头,指着水边的什么说着话。小舟到底是少年心性,早已跑到前头去了,身影在树影里一闪一闪的。我家杜老师和四嫂并肩走着,不知说到了什么趣事儿,便有一阵轻轻的笑声荡开来,落在这湿润的空气里,也怪好听的。 走着走着,便望见“杜甫草堂”的一角了,那青瓦的飞檐,在层层的绿荫后头隐着,静默得像一个古老的梦。我没有进去。心里记起曾看过的那本小说《草堂春秋》里的段落,那文字里的草堂,是凄风苦雨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的。眼前这安稳的、被后人修缮得齐齐整整的院落,倒怕惊扰了心里那点由书本生发出来的、带着悲凉气的想象。就这么隔着些距离望着,反倒觉得正好。那诗圣一生的颠沛与悲悯,仿佛都凝在这沉默的轮廓里了,教人不敢,也不忍去轻易触碰。 于是便折去了四川博物院。里头是阔大的,光线调得柔和,照着那些沉默的青铜、温润的玉石、还有褪了色的书画。我们从远古的蚕丛、鱼凫看起,一路走过秦汉的烽烟,唐宋的繁华,直看到近世的沧桑。那些冰冷的器物背后,是一个活过的、热闹过的四川。站在那面巨大的、绘着今日成都全景的图景前,看着那鳞次栉比的楼宇与交错盘旋的立交桥,心里头忽然便生出一种奇异的感动。从草堂里诗人的哀叹,到眼前这生气勃勃的现代图景,这脚下的土地,竟承载了如此厚重的故事。杜老师也轻轻地说:“真好。”我知道她说的不只是眼前这光景,更是这光景背后,那一段从困顿走到富足的、漫长的路。 晚饭是昨天就约好在“阿杜鸡汤豆花”馆进行的。老板春先早就在门口候着了,见着我们,脸上便绽开满满的笑,那笑意是从心底里溢出来的,厚道而真诚。馆子里热气腾腾的,弥漫着鸡汤特有的、醇厚而鲜香的暖气。一碗嫩白的豆花端上来,浇上那金黄清亮的鸡汤,再撒上几粒碧绿的葱花,简单,却直抵人心。春先忙前忙后,一会儿给我们添汤,一会儿又催着我们尝新出炉的牛肉。他说起儿子考进了武警警官学院,那眉眼里的光彩,简直比头顶的灯光还要亮堂几分。他说什么也不肯收我们的钱,只反复地说:“姐过生日,应该的,我高兴!”他那份心甘情愿的、几乎有些执拗的热情,像这碗里的鸡汤一样,暖着每个人的肠胃,也暖着每个人的心。 我看着身旁的杜老师,她在这片温暖的烟火气里,脸上泛着微微的红光,眼里是恬静而满足的笑意。这个生日,没有盛大的筵席,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这秋日里的一阵风,溪边的一程路,博物馆里的一番神游,和亲人围坐时的一碗热汤。这日子,便在这琐琐碎碎、实实在在的温暖里,可圈可点起来了。

0 阅读:1
柯远玩旅游

柯远玩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