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欧尔班宣布了!匈牙利没有加入欧元区的计划!看来,格格不入的匈牙利这是铁定了要保持自己货币的独立性,哪怕是可能受到欧元带来的巨大冲击。 众所周知,匈牙利的本国货币福林(HUF),就是一个小国家的小币种。 不加入欧元区有利有弊,好处就是:能够自主调控利率与汇率以应对国内经济形势,增强抵御外部的冲击。 欧尔班这次的决定像一记重锤,砸向了布鲁塞尔光洁的谈判桌。小国货币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福林兑欧元汇率去年暴跌18%的惨状还历历在目。可匈牙利偏要当那个攥紧钱袋子的异类,哪怕欧盟的补贴资金正像退潮般远去。 货币主权是把双刃剑。当波兰兹罗提在俄乌冲突中剧烈震荡时,华沙央行连夜开会调整利率的画面还记忆犹新。匈牙利国家银行去年将基准利率飙升至13%,这种惊心动魄的调控在欧元区根本不会上演。自主权的代价是时刻绷紧的神经。 看看克罗地亚今年的转变吧。这个亚得里亚海国家元旦刚换上欧元,商家们就发现进货成本骤降15%。但匈牙利显然更在乎别的东西——他们去年用福林贬值刺激出口,汽车产业逆势增长23%,这种操作在统一货币体系里简直天方夜谭。 欧盟的转账账户正在发生变化。去年匈牙利获得的结构基金比三年前缩水34%,布鲁塞尔用欧元当缰绳的策略越来越明显。但布达佩斯似乎算过这笔账:保持货币政策自主权带来的经济弹性,或许比那点补贴更珍贵。 中东欧正在裂变成两个阵营。斯洛伐克和波罗的海国家早已融入欧元区,而捷克、波兰与匈牙利组成“维谢格拉德货币堡垒”。这种分化背后是截然不同的治国哲学——是要安全的庇护所,还是自由的舞台? 福林的命运牵动着每个匈牙利人的钱包。去年通胀飙升至25%时,政府出台的特别补贴政策及时缓解了民生压力。这种量身定制的救济方案,在欧元区标准化政策框架下根本不可能实现。 货币从来不只是经济工具。当欧元纸币上印着虚构的欧洲桥梁,福林纸币上裴多菲的肖像正在无声地诉说:有些民族宁愿在风雨中漂泊,也不愿在温暖的牢笼里歌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现在欧洲的日子好过吗?
【10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