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10月5日广东,男子国庆期间去海边旅游,本想尝尝新鲜海鲜,却结结实

轩叔观察 2025-10-07 13:26:05

“防不胜防!”10月5日广东,男子国庆期间去海边旅游,本想尝尝新鲜海鲜,却结结实实碰上了“海鲜刺客”,只点了两个菜,竟然花了661![无辜笑] 当天他原本在网上看到一家海鲜餐厅的团购套餐,价格看着挺实惠,就决定去试试。 到店后店员告诉他团购活动刚好结束了,建议直接点菜,张先生问起价格,服务员含糊其辞,只说“新鲜的,价格公道”,催着他赶紧点。 张先生想着海边吃海鲜,价格应该不会离谱,就点了一份炒蛏子和一份螃蟹,点完菜他再次问价格,对方依然没给明确答复,只是说“先吃吧,吃完一起算”。 菜上桌后张先生吃了一半就想结账离开,店家却坚持要等全部吃完才能结算,等他吃完准备付款时,账单显示661元。 这个价格让张先生有些意外,两个菜花了六百多,虽然觉得不对劲,但菜已经吃完了,他还是付了钱,回到酒店后越想越憋屈,就把这次经历发到了网上。 帖子发出后,评论区涌入大量类似遭遇的分享。有人说自己在青岛吃了几只虾,结账时被要求支付四百多元,还有人提到,某些海鲜店看到外地口音的客人,报价就会模糊不清。 按照餐饮行业规定,商家必须明码标价,消费者点餐前有权知道价格,店家不能以“时价”“按重量”等理由拒绝明确告知,遇到不肯报价的情况,完全可以要求查看价目表,或者直接换一家。 现在各地都在整治旅游市场的乱象,但消费者自己也要长点心,进店前看看有没有明码标价,点菜时坚持问清楚价格,结账时核对账单,这些简单的动作就能避免很多纠纷。 旅游本来是件开心的事,别因为一顿饭坏了整个假期的心情,下次遇到不肯明说价格的店,直接走人就是最好的应对。 网友们议论纷纷: “我在三亚也遇到过类似情况,老板一直说'先吃再说',结果结账时发现价格翻倍,以后都得提前录音!”   “海边排档坑人不是新闻了,建议政府强制要求所有海鲜店用电子屏实时显示价格,看他们还怎么玩套路。”   “661两个菜确实离谱,我们这边螃蟹市价也就七八十一斤,他这怕是用了镀金盘子装吧?”   “现在美团都有官方比价功能,点菜前搜一下同城均价,遇到不报价的店直接转身走人!”   “日照的透明定价确实值得推广,去年去旅游时见过塑料袋上印价格的,这种店活该生意火爆。”   “商家总以为坑的是游客,其实坑的是当地旅游业的口碑,去年某网红城市海鲜宰客被曝光后,国庆游客直接少了一半。”   作为游客,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消费陷阱?   官方信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明码标价”相关规定

0 阅读:32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