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为啥迟迟造不出霹雳-15这样的“远程空空导弹”?这个问题其实说白了,核心就三个原因,第一个就是西方造不出“双脉冲发动机”,是因为西方认为“双脉冲发动机”技术复杂度过高,很难造的出来,所以西方重点押注的是“冲压发动机”。 这双脉冲发动机,其实它的道理跟开车跑长途一个意思:平时稳住油门省着油开,快到目的地了再猛踩油门冲刺。这导弹里装的是两个独立的燃料舱,中间用特殊材料隔开来,发射时先点燃第一个舱的燃料,把导弹送到两百多公里外的空域,然后发动机歇火,导弹靠着惯性滑翔,既省能量又不容易被察觉。 等雷达锁定目标、距离差不多的时候,第二个燃料舱突然点火,给导弹再推一把加速,就算对方想急转弯躲避,也根本来不及。就这一下 “二次冲刺”,让霹雳 - 15 的不可逃逸区足足有 120 公里,比西方导弹的威慑力大了一倍还多。 这听起来简单,做起来比登天还难,西方早就栽过跟头。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雷神公司就吹嘘要搞双脉冲发动机,还拿激光笔在幕布上画脉冲波形,说能让导弹像马拉松选手最后冲刺,可真到试射的时候全露馅了。 他们设计的发动机因为燃料和隔离层不兼容,连续三次试射都失败了,最后没办法,只能给 AIM-120D 导弹换了种燃料,根本没实现真正的分次点火。 这可不是小问题,中间的隔离层得扛住第一次燃烧的几千度高温,还不能提前把第二舱的燃料点着,到了时候又得一下子打开,西方试过橡胶、金属膜片都不行,要么扛不住烧,要么打不开。 更要命的是第二次点火,得掐着毫秒级的时间点,早一点导弹能量耗太快,晚一点就追不上目标,美国的老控制系统根本做不到这么精准的动态调节,最后只能放弃。 既然双脉冲啃不动,西方就想了个别的招 —— 冲压发动机,觉得这东西不用带氧化剂,能多装燃料,射程肯定远。 欧洲六个国家凑钱搞的 “流星” 导弹,就是靠这技术撑场面,宣称发动机能工作 60 秒,射程能到 200 公里。可他们压根没算明白,空空导弹不是打固定靶,得追着战斗机急转弯,这时候冲压发动机的毛病就全出来了。它得靠吸空气才能烧燃料,导弹一急转弯,进气口吸不上足够的空气,发动机要么动力骤降要么直接熄火。 欧洲人没办法,加了两个 90 度的进气道,结果又带来新问题:阻力大得吓人,发动机一停,导弹速度掉得比流星还快,高空机动性更是差得离谱,跟咱当年仿制萨姆 6 导弹时遇到的毛病一模一样 —— 越往高空飞,越追不上目标。 更讽刺的是,“流星” 导弹从 1997 年立项,吹牛皮说 10 年就能装备,结果折腾到 2016 年才勉强挂在瑞典战斗机上,近 20 年时间砸进去几十亿欧元,到头来连美国没搞成的双脉冲导弹都比不过。 人家霹雳 - 15 从 2005 年启动研发,2015 年就试射成功,2018 年就挂在歼 - 20 上公开亮相,这速度背后全是真功夫。 咱的科研团队解决了隔离层的耐烧蚀问题,用特殊陶瓷材料做的隔层,成本才是西方的五分之一,还能精准控制开启时机;点火控制系统更是能根据飞行轨迹实时调整,误差连一毫秒都不到,这些都是西方至今没突破的技术关。 别听西方吹得天花乱坠,实战数据一对比,高下立判。霹雳 - 15 自重才 150 公斤,直径 203 毫米,挂在歼 - 20、歼 - 10C 上都不费劲,自用型在高空发射时射程能到 400 公里,对着敌方预警机就能远距离 “点名”。 而 “流星” 导弹看着参数好看,实际对战斗机的不可逃逸区才 80 公里,比霹雳 - 15 少了 40 公里,这意味着西方战机得逼近到更危险的距离才能开火。 更要命的是,“流星” 在高速机动时速度掉得特别快,一旦发动机停转,连民航机都未必追得上,反观霹雳 - 15,就算滑翔到最后阶段,第二次点火一启动,照样能追着战斗机跑。 西方现在还在死撑,美国波音公司前段时间想出个馊主意,把两枚导弹串起来当 “双脉冲” 用,结果搞得又长又重,连战斗机弹舱都塞不进去,机动性更是差得一塌糊涂。这哪是搞研发,分明是承认自己搞不定核心技术的无奈之举。 他们当初觉得双脉冲技术复杂就绕道走,以为冲压发动机能走捷径,却没料到咱中国能啃下这块硬骨头,现在想回头追都来不及了。 双脉冲发动机的材料、控制算法、结构设计,每一样都是咱们积累了几十年的独门功夫,就算把导弹残骸给他们,没个十几年也仿不出来。 说到底,西方不是缺资金也不是缺人才,是从根上押错了宝,还低估了双脉冲技术的价值。他们总觉得能靠老技术改良凑合用,却没看到现代空战早就变了玩法,谁的导弹能先开火、能追得上、能躲不开,谁就掌握主动权。 霹雳 - 15 之所以能改写空战规则,就是因为双脉冲发动机带来的超远射程和末端冲刺能力,而西方被自己的技术偏见困住,至今也没造出能跟它抗衡的家伙。这不是运气问题,是真刀真枪的技术实力差距,不服不行。
俄罗斯终于明白了,要保护俄罗斯炼油厂,什么S-300,什么S-400防空导弹都没
【1评论】【7点赞】
征途
小编!!泄密了!!!!!
jiky1592
5.7打下阵风的霹雳15E是15年生产的[滑稽笑]
用户10xxx67
确实有泄密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