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际社会再不采取行动,外蒙古可能真的会陷入危险境地。尽管目前外蒙古内部已经是

芸霄记史 2025-10-06 07:46:34

如果国际社会再不采取行动,外蒙古可能真的会陷入危险境地。尽管目前外蒙古内部已经是一片混乱,但这只不过是序曲,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中间,156万平方公里的地盘上只有300万人,日子却过得紧巴巴。   2025年5月,外蒙古总理家族的巨额财富被曝光,这一消息让原本就不满的蒙古民众瞬间爆发,年轻人冲到乌兰巴托广场,高喊要政府给出交代。   抗议持续了好几天,压力逼得总理在议会信任投票中失利,最后辞职。   但其实外蒙古的腐败问题早有苗头,三年前,外蒙古煤炭还传出涉案金额高达129亿美元的腐败案,成千上万的人走上街头,那些本该养活全体外蒙人的资源,却被少数人吃得干干净净。   腐败之所以一再成为导火索,是因为蒙古国的经济没得挑,全都押在矿产这一张牌上,煤炭和铜矿撑起四分之一的GDP,大型铜矿项目刚上线,政府就指望增长数字能漂亮一些。   但资源价格压得死低,财政收入跟坐过山车一样,想稳定都难,为了减少对中俄的依赖,他们拉上美国,想搞稀土合作,结果矿石运不出去,合作泡汤。   外蒙古经济弱点暴露得很彻底:不靠中俄,他们几乎没有办法把东西销到外面去,粮食更是个软肋,自己产不出来,只能进口,可进口通道还是攥在中俄手里。   经济依赖资源,环境也被拖下水,疯狂开采让草原变得越来越脆弱,七成以上的土地退化,沙漠化加速,沙尘暴成了常客。   从戈壁吹来的风,不止让外蒙古吃土,也刮到了中国内蒙古,河流和地下水被污染,畜牧业遭殃,虽然外蒙古政府也搞过植树、修草场之类的项目,还引进了国际援助,但治理进展慢得让人无奈。   其实外蒙古与中国是有很深的联系,1911年,它与清朝分离独立,1921年靠苏联援助建立人民政权,几十年里基本跟苏联绑定。   1992年苏联解体,它改走市场经济路线,把希望寄托在地下的矿藏上,乌兰巴托成了全国发展的焦点,但地广人稀的现实摆在面前,156万平方公里,才300万人口,管理起来像在空旷的草原上赶散了的羊群。   由于它既没出海口,又夹在中俄中间,出口要么走中国,要么走俄罗斯,不存在第三条捷径。   这种格局决定了它在外交和经济上转身空间很小,想着一步到位跳过中俄,最终只能落空。   蒙古国不能把未来全绑在矿上,它有宽阔的土地,如果在农业上引入技术,粮食自给率上去,就可以减少社会骚乱,还能分散风险。   再加上旅游业、清洁能源等产业慢慢培育出来,这个夹在两大国中间的小人口国家,才有可能真正收回发展主动权。

0 阅读:104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