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十字悠游广场,建议更名为“中山广场”,大家觉得怎么样? 这是网友辛木的建议,其核心理由有四: 其一,能强化历史文化的空间呼应。中山桥作为兰州百年地标,1928年便以孙中山先生之名更名;1942年命名的中山路,更与中山桥共同构成“中山符号”的城市脉络。广场更名后,可与中山路、中山桥形成南北联动的文化轴线,让西关十字成为承载孙中山精神与兰州记忆的核心节点,既延续“中山符号”的历史传统,也让孙中山《建国方略》中“陆都兰州”的构想有了更具象的空间依托。 其二,可提升区域文旅辨识度与传播力。中山桥是兰州旅游必打卡地,年接待游客量可观,但周边缺配套文化集散空间。更名后的“中山广场”依托地铁西关站的交通优势,能成为串联中山桥、白塔山、黄河风情线的文旅枢纽。游客逛完中山桥后可自然过渡至广场,形成“一桥一场”的体验动线,延长停留时间的同时,也能带动周边商业消费。 其三,能激活城市更新的文化赋能效应。悠游广场作为地下商业体,当下存在品牌辨识度不足、文化内涵薄弱等问题。更名“中山广场”后,可植入孙中山生平展陈、兰州近代历史长廊等文化元素,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这种“更名+内容再造”的模式,能避免商业改造的同质化,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与张掖路步行街、亚欧商厦等形成差异化互补,助力西关商圈从传统零售向文商旅融合升级。 其四,有助于凝聚市民情感与城市认同。“中山”符号在兰州有深厚群众基础,中山路、中山林等地名早已融入市民生活,中山桥纪念亭承载的精神遗训也深入人心。更名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能激发市民对城市文化根脉的认同。广场可通过举办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孙中山主题展览等,成为市民参与历史传承的公共平台,让城市记忆在空间中持续生长。 大家觉得怎么,留言说说
1983年,最后一位国民党的军统特务“北京站站长”被捕了,他就是潜伏多年
【1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