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色目人家族,在中国辉煌了两百年,最后却成中国最悲催的家族。 这个家族就是赛典

雪见 2025-10-05 14:56:33

这个色目人家族,在中国辉煌了两百年,最后却成中国最悲催的家族。 这个家族就是赛典赤·赡思丁家族。 "赛典赤"三个字在阿拉伯语里是"荣耀的圣裔",意思是伟大的贵族。 元初布哈拉王族没落,举族东迁投奔蒙古汗国。 赛典赤·赡思丁跟随成吉思汗西征,一路升官,经历了五个王朝。 窝阔台汗时期,赛典赤任丰州、靖州、云内的都达鲁花赤,后来改任太原、平阳二路达鲁花赤。 色目人在元朝地位特殊,仅次于蒙古人,排在汉人和南人前面。 蒙古统治者把色目人当作"阔端赤",意思是家人、同伴或随从。 忽必烈即位后,赛典赤升为燕京路宣抚使。 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赛典赤拜中书省平章政事,统理财政,还兼管发行中统交钞。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发行比较正规的纸币。 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赛典赤出任陕西、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1274年忽必烈对赛典赤说,云南需要谨厚之人去治理,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了。 这一年赛典赤已经63岁。 赛典赤到云南后干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是把原来的大理国地方政权改设为云南行中书省,云南作为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从这时候开始。 第二件是在全省推行郡县制,设州县、建馆驿。 第三件是兴修水利教老百姓种地,建学校推广儒家文化。 赛典赤治理云南六年,当地百姓生活大为改善。 1279年赛典赤去世,云南百姓巷哭如丧父母。 连交趾王都派了12人使团来吊唁,祭文写得哀婉动人。 忽必烈下诏要求云南官员按照赛典赤生前定的制度办事,不得随意更改。 元成宗即位后追赠赛典赤咸阳王,谥号忠惠。 赛典赤的长子纳速剌丁继承父业,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 纳速剌丁的儿子劉法儿任荆湖宣慰使。 纳速剌丁第六子沙的,幼年就被举为神童,考中进士,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任大理安抚,后来官至云南行省左丞。 沙氏后代在元代成为滇西滇南望族,世代出高官。 赛典赤家族在元朝的影响力延续了整个朝代。 但好景不长,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覆灭,色目人的好日子到头了。 明朝对色目人采取压制政策,许多色目人不得不改汉姓隐藏身份。 江浙闽地区的色目人和滞留的蒙古人一起沦为堕民,地位一落千丈。 赛典赤家族作为前朝贵族和色目人双重身份,日子更不好过。 一部分后裔改了汉姓,沙姓、马姓、纳姓都有,融入汉族当中。 另一部分保持回族身份,但失去了昔日显赫地位。 从"咸阳王"到普通百姓,赛典赤家族用了不到一百年。 这种落差在中国历史上不少见。 改朝换代对少数民族贵族的冲击向来残酷。 前朝的功臣到了新朝就是潜在威胁,哪怕这个家族对地方治理贡献再大。 明清两代封疆大吏、民国云南政要和元代以来的文化名流,都曾写祭文祭祀赛典赤,说明历史功绩被后世认可。 认可归认可,家族荣光再也回不来了。 赛典赤家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政权更迭面前,个人和家族的命运渺小得像尘埃。 色目人在元朝享受的特权,建立在蒙古人的统治基础上。 蒙古人倒台,色目人的靠山也没了。 这不是某个家族的悲剧,是整个色目人群体的缩影。 元朝灭亡后,大批色目人要么改姓融入汉族,要么保持原有身份但失去特殊地位。 历史就是这么无情。 信息源: 《赛典赤·赡思丁对云南的治理和历史功绩》·云南网·2020年10月31日

0 阅读:58
雪见

雪见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