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好奇,学校为什么不教家长一些最基本的育儿知识? 要知道,现在像怎么管理孩

岚岚看商业 2025-10-03 20:31:07

我非常好奇,学校为什么不教家长一些最基本的育儿知识? 要知道,现在像怎么管理孩子玩手机、如何改善亲子关系这些理论,都是哈佛、斯坦福研究出来的,咱们国内的复旦大学也硕果累累,教授们的方法拿来对付小孩,基本上就是百试百灵,99个都见效。 不信你看,像复旦大学沈一飞教授管理孩子玩手机的方法,如果学校能够教给家长,也就一分钟的事情,却能省十几年的麻烦。您尝试听听看,看看知识的力量。他的方法其实说穿了就一条原则:孩子能够承担多少责任,就给他多少权利。 放假的时候,他和孩子协商,每一次玩手机只能玩20分钟,约定铃声响起来就必须放下手机,然后休息20分钟以后再可以拿来使用。如果孩子能够遵守约定,能够承担自我管理责任,那么就可以保留自主使用手机的权利;如果孩子达不到,那就暂时没收手机。 最关键的来了,他没收后不会长期不给孩子,而是隔几个小时会主动还给孩子,给孩子训练管理自己欲望的机会。这样没过几天,孩子就会充分明白,权力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要靠完成责任挣来的。 学校把这个权责一致的方法告诉家长,只要家长坚守原则,手机的问题是一定能够解决的,并且以后教育孩子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比如,孩子平时帮忙做家务,那么他就可以参与周末去哪里玩的家庭决策。因为孩子是家里的一份子,他享受家里权利的前提是得担起家里的一份责任。 还有,您家的孩子有没有忘记过带作业回学校?明白要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家长,在知道这个事儿以后,一定要让孩子亲自去跟老师讲,让他自己去承担忘记带作业的后果。 孩子只有在承担责任的过程当中,才能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子,孩子从小就有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替他扛责任,都是他明天要摔的更多的坑;今天让他承担的,都是未来托举他的底气。 明白了权责一致的规则后,孩子也就不再容易有叛逆期了,亲子关系会变得比别家更好。因为亲子关系之间最大的矛盾,是孩子总是觉得你在控制他,哪些是他的权利、哪些不是,边界很模糊。 但是在权责一致的理念下教育的孩子,能够靠自己来履行责任,自主安排生活、学习、社交的权利,他不会再因为被控制而叛逆,也不会再因为没有边界而迷茫。 他会很清楚行为的边界在哪儿,哪个部分是他的自主空间,避免了因为边界模糊引发的争执。亲子之间少了很多权利的争执,冲突也就自然减少了。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明白,真正的自由,从来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能够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这才是管教最重要的价值。管教不是为了培养听话的孩子,而是为了培养能够扛起事儿、会自主的成年人。 这样的教育原则其实不多,家长们哪怕没完全学会,下次遇到了问题,至少能够再找到那个视频去看一看。听过和没听过就是不一样的。但问题是,家长们太忙了,要他们在一堆理论里面筛选出这些知识太困难了。但是在学校里面,其实是可以完全解决筛选知识和知识触达率低的这个问题。 中国其实有好多家长,他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知道该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所以我呼吁,咱们中国的学校能不能依靠家长群,或者趁着家长会的时候,把这些知识筛选传递出来。 我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希望这个能被更多人、更多比我有知识、有行动力的人看到,把这个变成流程和机制的一部分。只有靠机制,才能更大规模地让更多的家长学到这些知识,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0 阅读:7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