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飞行员爆料:曾驾驶歼-16上演高难度机动,倒飞的同时锁定两架外军隐身战机。 这场“一挑二”的空中博弈,藏着远比胜负更震撼的真相。那是个寻常的巡飞日,李超驾驶歼-16在领海线前沿巡航,雷达屏幕突然跳出异常信号。一架外军隐身战机正高速逼近,机翼下的挂载清晰可见,挑衅意味十足。 “这是家门口,绝不能退!”李超猛推油门前出拦截,歼-16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瞬间开机,350公里的探测距离让敌机无所遁形,短短数秒就完成锁定——这是空中对抗的“死亡宣告”。 眼看单机对峙落了下风,另一架同型号敌机突然从侧后方杀出,原本的“单挑”变成了二对一的围攻。外军算盘打得精明,仗着隐身优势想靠数量压制。 可李超毫无惧色,拉杆、跃升、反转,战机像离弦之箭直冲天际,紧接着一个利落的“桶滚”动作,机身绕自身轴线高速旋转,瞬间抢占高位。 “座舱盖离得只有10米,能看清对方飞行员的脸。” 李超的描述让人捏紧拳头。这个高难度机动不仅规避了敌机的攻击航线,更让歼-16的火控系统获得绝佳射击视野。机上搭载的电光瞄准系统实现360°战场透视,同时追踪30个目标的能力在此刻显现,两枚霹雳-15空对空导弹进入待发状态,两架敌机的航迹被牢牢锁定。 这种压制性优势下,外军战机只能慌忙掉头,加速逃离了这片海域,此后再未敢靠近。外界早有猜测,被驱离的极可能是美军F-35。作为五代机,F-35素来以隐身性能标榜,却栽在了“四代半”的歼-16手里。这背后绝非偶然。 歼-16虽非纯隐身战机,却融合了歼-20的隐身涂层与复合材料技术,远距离探测难度远超普通战机。更关键的是其雷达优势——天线尺寸比F-35的AN/APG-81雷达大近一倍,先进程度更胜一筹,实现了“先敌发现、先敌锁定”的战术主动权。 有人疑惑,五代机对四代半不是该有代差优势吗?李超的实战给出了答案:空中对抗从不是单纯的装备比拼,飞行员的意志与技术才是决胜关键。外军依赖装备性能,却忘了空战拼的是胆识与战术。 李超的“桶滚”看似惊险,实则是对战场态势的精准判断,每一个操作都经过千锤百炼的训练打磨,歼-16的武器配置更是底气所在。搭载的霹雳-15空对空导弹性能远超美制AIM-120,射程优势让它能在F-35的攻击范围外发起打击。 这种“超视距猎杀+近距离格斗”的双重能力,让歼-16成为空中多面手。美媒早有评价,歼-16的雷达与导弹组合能“改变游戏规则”,即便是F-35也难以招架。这场对抗更折射出中国空军的转型底气。 过去说起隐身战机,总有人觉得我们技不如人,可李超的实战证明,依托体系优势与装备升级,我们早已具备与先进战机抗衡的实力。歼-16作为“四代半”战机的代表,融合了五代机的核心技术,12吨的最大载弹量、3000公里的航程,既能远洋巡航,又能近距格斗,成为守护海空的中坚力量。 飞行员的战斗意志更显珍贵。李超说“退一步就是国门”,这句话道出了所有海空卫士的心声。从王伟驾驶歼-8II拦截外机,到如今李超驾歼-16驱离F-35,二十多年间装备在升级,可“寸土不让”的信念从未改变。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坚守,比任何先进装备都更有威慑力。 外军战机此后再未现身近海,这便是最直接的回应。他们终于明白,中国的海空不是想来就能来的“后花园”,歼-16的雷达扫描范围,就是守护主权的红线;飞行员的每一次起飞,都是对“犯我中华者”的警告。 这场10米对峙的意义,早已超越一次简单的驱离。它证明装备代差可以靠技术升级弥补,更证明坚定的战斗意志永远是胜利的关键。当歼-16的轰鸣声回荡在领海上空,当飞行员的目光紧盯远方天际,这片海空的安宁就有了最坚实的保障。这,就是中国空军的底气所在。#f-16c战机#
🐼有人说这次阅兵中我们的轰炸机轰6N不够惊艳,没有看到我们期待已久的轰20
【5评论】【14点赞】
用户17xxx06
举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