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国等国家,都怕自己成了下一个锡金,所以它们都引入外部势力来抵挡印度的影响力。 结合锡金被印度吞并的前车之鉴,南亚各国引入外部势力制衡印度的操作,本质上都是被 “后花园式控制” 逼出来的生存智慧。 1947 年印度刚独立就按住锡金签协定,1949 年派兵接管,1950 年逼其成 “保护国”,1975 年干脆操纵公投吞并,整个过程像拆邻居家篱笆一样随意,这种做派让周边小国看得脊背发凉,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被顺手 “收纳” 的目标。 尼泊尔的遭遇最能说明问题,这个被印度三面包围的国家,2015 年刚颁布新宪法,印度就以 “共识不足” 为由关了几乎所有口岸,搞起非正式禁运。 要知道尼泊尔 90% 以上的燃油、燃气都靠印度输入,封锁一搞,加德满都的家庭只能烧柴做饭,出租车每周只给 10 升油,学校因为校车没油全停了课,整个经济差点崩掉。 这套路和当年拿捏锡金如出一辙,尼泊尔赶紧转头找中国,刚修复的吉隆口岸立马恢复通关,优先运去援助物资,后来还敲定了中尼铁路和跨境输电项目,等于给自己拉了根 “救命绳”,再也不用被印度掐着脖子过日子。 斯里兰卡更是在印度的冷漠里看清了现实。2004 年海啸毁了汉班托塔港,斯里兰卡先找印度求援被拒,转头向中国开口,立马拿到 15 亿美元投资建成深水港。后来港口运营亏损 3 亿多美元,再找印度还是没下文,最后只能跟中国搞债转股,让中资控股近 70% 拿到 99 年经营权。 没想到这步棋走对了,合作第一年货物吞吐量就近 50 万吨,2018 年直接增长 1.6 倍,2021 年上半年更是暴涨 180%,周边 60 多平方公里的工业园还吸引了 30 多国投资商。印度看着眼馋,跳出来炒作 “债务陷阱”,说白了就是怕斯里兰卡彻底脱离自己的掌控范围。 马尔代夫的处境更微妙,这个只有 40 万人口的群岛国家,总统亚明只因签了中马自贸协定、加入 “一带一路”,就被印度舆论骂成 “亲华反印”,印度外交部还直接插手其内政,要求政府 “必须遵守最高法院命令”,活脱脱一副 “后院管家” 的架势。 后来穆伊兹总统竞选时喊着 “印度滚出去”,上台后却不得不接下印度 7.5 亿美元援助,但转头还是没断了和中国的合作,这种左右平衡的操作,说白了就是怕彻底得罪印度会重蹈锡金覆辙,又怕全听印度的迟早被架空。 巴基斯坦早就把制衡印度刻进了骨子里,毕竟和印度打了好几次仗,深知光靠自己不够。中巴经济走廊砸了 620 亿美元,从瓜达尔港到喀什的交通网一建,巴基斯坦的能源和贸易通道都多了条出路,不用再被印度堵着海岸线。 军事上更直接,引进中国技术生产枭龙战机,海军里的护卫舰、潜艇大半是中国造,就连防空系统都换成了中式装备,等于给自己加了层 “防护罩”。印度每次抗议都没用,因为巴基斯坦很清楚,没有外部力量支撑,自己早成了印度砧板上的肉。 孟加拉国的操作则更隐蔽,表面上接了印度数十亿美元的基建援助,暗地里却在偷偷布局。这些年从中国买了 4 艘护卫舰、数十架翼龙无人机,甚至把陆军装备的国产化生产线都搬到了中国,现在孟加拉国军队里的中式装备占比超过 60%。 经济上也悄悄转向,和中国的贸易额早就超过印度,还加入了中国主导的 RCEP,等于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找了靠山。这种 “表面应付、暗中筑基” 的玩法,就是怕被印度用援助绑死,重走锡金的老路。 印度自己也知道周边国家在提防,这些年靠着 7% 左右的经济增速到处撒钱,给斯里兰卡 40 亿美元援助,给不丹的援助翻了一倍,但怎么看都像 “糖衣炮弹”。
墙倒众人推,印度这次是真没统战价值了,联合国第80届大会上,土耳其、沙特、马来西
【3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