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危”局:从国民记忆到国资与家族的博弈漩涡 从南京街头被抢空的果奶瓶,到

拾光伊人 2025-10-03 16:10:23

娃哈哈“危”局:从国民记忆到国资与家族的博弈漩涡 从南京街头被抢空的果奶瓶,到如今货架上静静陈列的纯净水,娃哈哈的白蓝商标曾是几代人的味觉记忆。但这家承载着国民情怀的企业,近年却屡屡站在“危”字当头的十字路口,在国资与家族的博弈、内部纷争与品牌信任的冲击中,艰难稳住身形。 最早的危机惊雷炸在1992年的南京。一纸防疫站公告将娃哈哈果奶打入“不合格”行列,销量断崖式下跌,甚至有员工以死谏言。彼时宗庆后正在国外出差,娃哈哈羽翼未丰,这场“果奶风波”几乎要掐断企业的生命线。时任总经办主任的杜建英受命娃哈哈事件 娃哈哈财产之争 带着团队连夜赶赴南京协调,后续又按部署北上申诉,更借媒体发声打破舆论僵局,最终《人民日报》头版发声力证清白,才让品牌从生死线爬回。那一次,危机教会娃哈哈:市场的风浪里,既要守得住品质,也要扛得住冤屈。 三十年后,危机换了模样,且与国资深度绑定。2024年宗庆后离世,家族与国资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作为持股46%的最大股东,上城区国资始终握着“娃哈哈”商标的法律所有权,而宗庆后生前试图将387件核心商标转入宗馥莉控制公司的操作,因未完成登记、遭股东反对而搁置。宗馥莉掌权后,推动桶装水业务转移至其控股的迅尔商贸,低价内部交易疑云引发国资警惕,上城区财政局已委托机构对18家关联公司开展合规审查。 更棘手的挑战接踵而至:宗馥莉辞任又复职的波折、被员工起诉指控利益转移的纠葛、心腹严学峰被纪委立案调查的风波,层层叠加的争议将企业拖入舆论漩涡。“代工事件”更戳伤消费者信任——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的消息曝光,即便声明合作已终止,仍让“国民品牌”的口碑打了折扣。而宗馥莉麾下企业宣布2026年起停用“娃哈哈”、启用新品牌“娃小宗”,更让这场围绕控制权的博弈彻底摆上台面。

0 阅读:146
拾光伊人

拾光伊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