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白宫宣布 2025年10月2日,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对外宣布,由于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03 10:27:13

快讯,快讯 美国白宫宣布 2025年10月2日,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对外宣布,由于美国政府停摆,导致的裁员人数可能达到数千人,而且这些裁员“很可能”发生,并且“很快”就会发生。 这可真是个大事件,要我说,这事儿可不是突然发生的,早就有苗头了这场风波的伏笔早在9月25日就已埋下。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当天突然下令各机构筹备裁员,彼时不少人已察觉异样。 这举动哪里是应对突发状况的预案,分明是早有预谋的布局,更像拿联邦雇员的饭碗当筹码,给国会施压的手段。 果不其然,9月30日政府资金耗尽前夜,两党彻底撕破脸皮。共和党力推的临时拨款法案被否,民主党提出的方案同样遇阻,前者铁了心要砍开支,后者死死护住医保补贴,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肯退半步。 副总统万斯早直言“正走向停摆”,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则抢先甩锅民主党,一场闹剧就此拉开序幕。以往政府停摆,最多是联邦雇员无薪休假,好歹还能盼着复工补发工资。 2018年那次35天的停摆,虽让GDP损失110亿美元,可终究没动裁员的刀子。这次却截然不同,特朗普已给内阁下了死命令,盯着账本找开支削减点。莱维特的表态不过是捅破了窗户纸,这哪是解决财政困境,分明是借停摆之机重塑政府架构,拿普通打工人的生计开刀。 近80万联邦雇员如今正被架在火上烤。算上即将到来的裁员,这些人中有的要还房贷,有的要养孩子,有的要照顾老人,每天光是薪资损失就高达4亿美元。 华盛顿特区一名疾控中心员工在采访中坦言,全家每月房贷就要2300美元,停摆后无薪工作,现在又面临裁员,真不知道下个月账单怎么付。2018年停摆时,就有雇员被迫去救济站领免费食物,这次裁员潮下,更多家庭恐怕要陷入绝境。 谁会替他们扛下生活的重担?答案恐怕是无人问津,民生服务早已乱象丛生。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火炬可能“彻底熄灭”,州政府再也不愿兜底运营费用,数十名工作人员面临休假风险。 华盛顿纪念碑、国会大厦闭门谢客,来自亚利桑那州的安德森一家带着四个孩子慕名而来,却只能在紧闭的大门外失望徘徊。护照签证审批慢如蜗牛,小企业贷款申请石沉大海,交通部直接暂停了纽约第二大道地铁等项目的拨款报销。 更让人揪心的是,疾控中心的监测工作大幅放缓,流感季已近在眼前,公共卫生安全的防线正在松动。低收入家庭的食品券、住房补贴也岌岌可危,这些救命钱的断供,无疑是雪上加霜。 经济账本更是惨不忍睹。高盛早有测算,停摆每周要啃掉70亿美元GDP,而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的警告更刺耳:每停摆一周可能损失150亿美元,若持续一个月,将额外导致4.3万人失业,消费者支出减少300亿美元。 标普全球评级也指出,停摆虽看似对GDP打击轻微,但每周会拖累增长0.1-0.2个百分点,市场情绪低落带来的不确定性更难估量。股市早已波动不止,经济数据发布陷入真空,企业投资决策举棋不定,连锁反应正像多米诺骨牌般蔓延。 要知道,2018年美国GDP总量约20.66万亿美元,那次35天停摆的110亿损失已让市场咋舌,如今叠加裁员冲击,后果不堪设想,两党却还在忙着互相攻讦。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指责民主党“关闭政府”,称其要求荒谬可笑;民主党则痛骂共和党不顾民生,将医保等关键议题视作“无关紧要”。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图恩坚称“停摆取决于民主党”,少数党领袖舒默则反问“共和党何时愿意真正谈判”。 共和党议员克雷默甚至放话“不畏惧停摆,相信会很短暂”,仿佛民众的焦虑与己无关。他们争得面红耳赤,却没一人问问那些濒临失业的家庭该怎么活,没一人算算经济崩盘的代价有多大。 这已是美国第20多次政府停摆,却堪称最狠的一次。从无薪休假到直接裁员,政治博弈的成本一次次转嫁到普通人身上。所谓的“制度优势”,早已成了党争的遮羞布。 联邦通信委员会81%的员工被迫休假,1044人在家待业,消费者投诉电话无人接听,设备授权审批全部暂停。这些活生生的人,不是政客们谈判桌上的数字,而是一个个家庭的顶梁柱。 白宫此时放风裁员,明眼人都看得出是给国会递最后通牒。可即便两党某天突然“握手言和”,那些已经丢了工作的人,谁来给他们一个说法?谁来弥补他们的损失?2018年停摆后补发的工资,终究补不回当时的窘迫与绝望,而这次被裁掉的岗位,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布鲁金斯学会早有预判,政府停摆的苦果终将由民众吞下。这场闹剧中,政客们忙着为选票造势,为权力算计,只有普通人在默默承受一切。当自由女神像的火炬真的熄灭,熄灭的或许还有民众对制度的信任。

0 阅读:68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