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时,人们研究命理常始于对不确定性的期待和抵触。我们希望通过命理预知未来,规避风险,本质是希望锁定固定好事,消除不确定性。
不过时间久了,如果抱着这样的出发点,基本上肯定会失望。
因为你会在发现人的生命,终究是苦多乐少的时候,无法改变的负面的事,注定发生时,往往会容易陷入对确定性的抱怨。
命运是共业与个业的交织。
一切命运的际遇,都不过是「一直在这里等着你」「恭候多时了」的相遇。
你与某人某事的相遇,是你自身的性格、选择、福报(自己的个性资源出发点)与对方因缘和合的结果。
这看似好像是一个外在个体被看不见的手拨弄被动的安排,
实际你想想,其实还是一个内在的磁场引力的互相作用。
你和他,你和她,缘起就是命中注定会有这样一番的纠葛。
而在这一番纠葛当中,你和对方到底谁在世俗层面上获益多少,也是完全依据于双方的命局。
(其实根本就不需要抢或者特地竞争什么人或者事物,因为抢不过去。)
属于自己的,因缘会送到面前;不属于自己的,强求也终会失去。
想通了这一点,破除了“我执”中强烈的比较心,你对所谓的得到和失去,对也会看淡,内心的攀比、嫉妒和不满,便会消散。就不会抱怨了。
因为所遇到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命运:
是基于我们的个性资源出发点,走到了这个地方、这条路上的这个点。必然会遇到的种种事情。
除了生死之外,很多事情,无论这件事情是好是坏。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接受。
在接受中实现自我内心的自由。
接受不是消极,接受是看清真相后的智慧,是行动的起点,而非终点。意味着停止与事实对抗的内耗。
既然祸福相倚,是否什么都不做?
当然不是,要做,而且还要好好做。
接受自己当下的境遇(富贵、患难),并在此境遇中尽自己的努力做好。在顺境中行善,在逆境中持正。
在任何被给予的境遇中,选择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行动,活出自己的尊严与自由。
比如,走上了破财的运势,这个舞台上,到底演什么戏(赌博散财,还是捐款行善),角色如何诠释,是怨天尤人还是坦然面对,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里。
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做该做的事,同时放下对结果的执着。
这就是内心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