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这才是真正为人民着想的人!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提议:“将贪官全部财

韫晓生 2025-10-02 15:49:05

[中国赞]这才是真正为人民着想的人!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提议:“将贪官全部财产划入养老储备基金,以减少年轻人的压力!”   (信源:界面新闻——戴相龙:可以考虑将没收的贪官财产划入养老储备基金)   “把贪官的全部财产划入养老储备基金!”2025 年,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曾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的戴相龙,抛出了这样一个直击社会痛点的提议。   消息一出,瞬间引发全网热议 —— 一边是年轻人被房贷、车贷、养育成本压得喘不过气,缴纳社保成了 “额外负担”;一边是养老金缺口持续扩大,老龄化压力步步紧逼,这个将 “反腐成果” 与 “民生保障” 挂钩的想法,既大胆又充满现实意义。   要理解提议分量,需看清当下养老金严峻形势。2019 年社保基金账面有 5800 多亿结余,但剔除政府补贴后已连续七年 “入不敷出”。   未来 5 到 10 年,养老金预计缺口达 8 到 10 万亿。同时,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目前每 5 人中有 1 位 60 岁以上老人且比例还在攀升。长期以来,养老金依赖代际循环模式,而随着年轻人经济压力增大,不少人不愿按时缴费,体系压力增大。   戴相龙的提议,恰好瞄准了 “资金来源” 这个核心症结。他并非随口说说,而是基于对社保体系的深度了解 —— 作为曾掌舵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 “内行人”,他清楚反腐领域藏着的 “潜在资源”。   近年来,我国反腐力度持续加大,查出的贪腐案件中,动辄几亿、十几亿的赃款并不少见。虽然单笔赃款相较于万亿级的养老金缺口看似 “九牛一毛”,但 “积少成多” 的效应不容忽视。   戴相龙提出,可将这些追缴的贪官财产集中管理,设立专门账户定期划转至养老储备基金,相当于把 “违法所得” 转化为 “民生保障金”,既处理了赃款,又为养老金 “输血”,一举两得。   这个想法并非“空中楼阁”,有国内法律支撑且有国际先例。国内方面,最高检将社保基金列为“特定款物”,规定贪污社保资金依法从重判刑,为“赃款划入养老金”提供法律铺垫。   国际上,俄罗斯 2018 年通过法案,将没收的贪官财产直接转入养老基金,预计 6 年内补充 18 亿卢布,提供实践案例。   此外,戴相龙补充,单靠贪官财产不够,还可将部分土地出让金、国有资产纳入补充范围,我国庞大的国有净资产和银行资产若合理调配,将成养老金重要支撑。   不过,热议之下,争议与现实难题也随之浮现。最核心的争议在于 “反腐目的是否会变味”:有人担心,若将 “追缴赃款补充养老金” 作为重点,可能会让反腐偏离 “维护纪律、捍卫法律尊严” 的初衷,沦为 “筹钱工具”,本末倒置。   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 反腐的核心是打击腐败、净化风气,若过度强调 “经济收益”,确实可能模糊其本质目标。   还有人质疑 “规模是否够用”。以曾引发关注的吴英杰案为例,其受贿 3.43 亿,看似数额巨大,但相较于 8 到 10 万亿的养老金缺口,确实是 “杯水车薪”。   这也是戴相龙反复强调 “不能单靠这一项” 的原因 —— 他的提议本质是 “补充方案”,而非 “根本解法”,最终仍需结合国有资产调配、养老体系改革等多重措施,才能真正缓解养老压力。   即便如此,该提议价值不可忽视,它提供了“新思路”,即把反腐成果与民生福祉直接挂钩,让百姓感受“反腐能改善生活”。这种“看得见的实惠”,能提升政府公信力,让年轻人感受养老保障“额外支撑”,缓解其“未来养老”焦虑。   更重要的是,它提醒各界,面对养老难题,不能局限于“提高缴费比例”“延迟退休”等传统思路,可挖掘“潜在资源”,以创新方式破局。   说到底,戴相龙的提议虽非 “完美方案”,但如钥匙打开 “多渠道补充养老金” 的讨论空间。养老金问题关乎每个人未来,既需顶层设计的改革魄力,也需兼顾现实操作可行性。   未来,在 “不偏离反腐本质” 前提下合理利用追缴赃款、通过制度完善解决追赃核算监管难题、将国有资产和土地出让金等与养老金体系有效衔接,仍是待深入探索的方向。   不过,该提议让人们看到解决养老压力有更多可能,每一次大胆讨论都是迈向 “更完善养老保障” 的重要一步。

0 阅读:0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