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简之美 我们似乎总被教导,生命要丰盈,要绚烂,要如夏花之热烈。于是我们步履匆匆,追逐着琳琅满目的目标,将生活填塞得密不透风。然而,那引我们远眺的“诗与远方”,那令我们心安的“平静而快乐”,却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影影绰绰,触手难及。直到某日,读到“生命活到极致,一定是简与静,美到极致,一定是素与雅”的句子,心头仿佛被清泉洗过一般,蓦然澄澈起来。 这“简”,并非贫乏,而是精神的清明。是拨开重重迷雾后,对生命本真的确认。恰如陶潜归田,舍却五斗米的羁绊,换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垠心境;又如梭罗居于瓦尔登湖畔,一屋,一湖,一片森林,便觉富可敌国。他们从喧嚣的市集抽身,退回到内心的庭院,于是才听见了溪流的歌唱与心灵的密语。我们所孜孜以求的万千种种,有多少只是世俗标准的投射,而非内心真正的渴慕呢?为物所累,为形所役,生命便成了一间堆满杂物的仓房,拥挤得透不过一丝属于自己的风。 有了这内心的简朴,外界的纷扰便渐渐沉寂,于是“静”便油然而生。这静,是“万物静观皆自得”的从容,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安然。它不是死寂,而是蕴藏着磅礴生机的安宁。唯有在此刻,感官才从麻木中苏醒,变得异常敏锐。我们能看见光尘在窗格上舞蹈,能听见茶叶在杯中舒展的微声,能感知时间如丝绸般从指尖滑过的温柔。心中的“诗”,不再是书架上蒙尘的典籍,而是清晨鸟鸣谱成的乐章,是夜半月色写就的绝句。这份静,为我们筑起了一座不受侵扰的园囿,让“远方”不再遥远,它就在我们妥善守护的内心世界里。 由简与静生发出的美,便是“素与雅”。它不尚雕琢,不慕浮华,如未经染色的生绢,如浑然天成的璞玉。是倪云林笔下的山水,疏林坡岸,浅水遥岑,笔墨极简而意蕴无穷;是宋瓷中的雨过天青色,那一抹澄澈空灵,看久了,连心也变得温润。这种美,内敛而坚韧,它不向你叫嚣,却自有令人折服的力量。它告诉我们,最高的格调,并非堆砌与炫耀,而是懂得舍弃与留白,在平淡中品出至味。 人世奔忙,我们或许无法全然避开车马喧嚣。但若能“依心而行”,时时勤于拂拭心尘,守护好那方素简的天地,便能在内心修篱种菊。届时,纵使窗外风雨如晦,我自有一片清欢,平静而快乐。这,或许便是生命所能抵达的,最从容、也最本真的境界了。
还是珍惜眼前人吧!生命真的太脆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了,一对年轻的夫妻,晚上
【5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