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先发制人,实施反制。 9月29日,中国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文史资鉴堂 2025-10-02 10:03:10

中方先发制人,实施反制。 9月29日,中国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决定,明确将对任何实施或支持歧视性措施的国家和地区展开反制。   中方这回算是把话挑明了,直接亮出反制的硬招。9 月 29 日这天,国务院一纸令下,公布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决定,总理李强亲自签了字,这决定打 9 月 28 日起就正式生效,一点不含糊。   说白了就是,谁要是敢对中国的海运、造船或者船员搞歧视,咱们就敢直接怼回去,而且反制的招都写得明明白白,不带含糊的。   要知道,这事儿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早在今年 4 月,美国就先动了手。当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搞了个 301 调查,对着中国的物流、海事和造船领域下了限制措施,说白了就是看咱们这些行业发展得好,想靠歧视性政策打压。   那时候咱们商务部就急了,直接骂他们 “甩锅推责”,说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船舶工业协会这些行业组织也跟着发声,尤其是船舶工业协会,气得直说 “极度愤慨”,反驳美方说他们造船业不行是自己保护主义搞的,跟咱们没关系。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这种行业巨头也站出来,说美方这做法会冲击全球航运业,危及供应链安全。正是因为美方先开了这个头,咱们这才拿出了实实在在的反制招。   这次修改的条例里,专门加了一条新规定,只要哪个国家或地区敢对中国的海运经营者、船舶或者船员搞歧视,不管是禁止、限制还是其他歪招,除了有条约能补救的情况,咱们都能动手反制。   反制的手段也挺狠,不光是之前说的给靠港的船舶收特别费用,或者干脆不让他们进出中国港口,还能禁止他们获取中国的海运数据,甚至不让他们在中国做海运相关的生意。   这等于是把所有能打的牌都摆到了台面上,明着告诉那些想搞事的:别心存侥幸,后果你们扛不起。真要是动起真格的,这些反制措施的威力可不小。   先看看咱们中国港口的分量,全球前 30 大集装箱港口里,咱们占了 12 个,这比例没哪个国家能比。   就说深圳盐田港,今年 1 到 8 月的集装箱吞吐量都破了 1059 万标准箱,同比涨了 9.6%,8 月单月更是刷新了开港以来的纪录,每周 100 条航线通达全球,光发往欧美的货轮每天就有 10 班。   上海港更不用说,早就成了全球第一个年吞吐量超 5000 万标箱的港口,宁波舟山港也快跟上了。而且咱们国家 95% 的进出口货物都得靠海运,中国港口就是全球贸易的关键枢纽。   要是哪个国家真被咱们反制了,后果简直不敢想。比如美国的船舶要是被收特别费用,一趟下来成本就得涨一大截,最后还得摊到他们的货主和消费者身上,本来美国通胀就没压下去,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中国船东协会之前就说过,美方搞歧视只会抬高物流成本,损害他们自己人的利益,现在咱们反制过去,这话就真应验了。   更别说要是限制船舶进出,那些靠中国市场吃饭的外贸企业得急疯,毕竟绕开中国港口要么耗时要么费钱,根本不现实。   就像上海港的自动化码头,运营效率比普通码头高一倍,全球能做到这水平的没几家,船公司根本舍不得放弃这么高效的港口。 这次中方出手也算不上被动反击,更像是 “先发制人” 立规矩。之前美方搞歧视的时候,咱们只是口头反对,现在直接把反制写进条例,变成了有法可依的制度。   而且这决定是 9 月 12 日国务院第 68 次常务会议就通过的,酝酿了小半个月才公布,显然是考虑得明明白白,不是一时冲动。这等于是给所有国家划了条红线:海运这行得讲规矩,想搞歧视占便宜?先掂量掂量能不能扛住反制。   现在那些之前动过歪心思的国家估计得犯嘀咕了。尤其是美国,他们的航运企业和进出口商本来就依赖中国港口,真要是被反制,损失可太大了。   之前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就说了,咱们一直合规经营,服务全球贸易,是美方先破坏规矩的。   这么一来,主动权就攥在了咱们手里,要么他们撤销歧视性措施,要么就等着承受后果。从过往情况看,美方这种单边主义的招数往往撑不了多久,毕竟他们的企业首先就扛不住成本上涨的压力,到时候恐怕还得主动找咱们谈。   中方这次修改条例不是要跟谁对着干,而是为了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全球贸易讲究的是公平竞争,既然有人不按规矩来,咱们就得有底气把规矩立起来。   有中国港口这硬实力在,有明确的反制措施托底,那些想搞歧视的国家真得好好算算这笔账,到底是遵守规则划算,还是硬扛反制划算。    

0 阅读:628

猜你喜欢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