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安徽85岁的尼姑仁义师太临终前告诉他的徒弟:“我死后不烧,将我放入大瓮中,三年后再开,我就是佛陀”,3年过去了,徒弟开了大水缸,当时就傻眼了。 安徽九华山通慧禅林的后殿,有尊让无数香客驻足的肉身 —— 比丘尼仁义师太盘腿而坐,左手掌心贴着个铜制针囊,右手食指轻抵针囊开口,仿佛下一秒就要取针施术。 这不是造像,是 1999 年开缸后留存的模样,针囊上磨损的纹路、耳后新生的发丝,都藏着她从沈阳富家女到济世僧人的一生,满是 “救” 的印记。 1999 年 1 月 2 日,九华山雪落得密,通慧禅林的徒弟们踩着积雪围向一口贴红绸的陶缸。 这缸是 1995 年 11 月封的,那天 85 岁的仁义师太刚圆寂,临终前她把贴身四十年的铜针囊塞进左手,说:“用缸装着,三年后开,让大家知道,一辈子救人的人走得安心。” 徒弟们照做了:缸底铺晒干的艾草、生石灰和木炭防潮,用棉布裹住她盘腿的身体,连针囊一起放入,再用松香混桐油封缸口。 此后三年,缸前天天摆着清水素斋,早晚课的诵经声没断过。 缸盖被敲开时,先飘出艾草和木炭的混合香,接着徒弟智明轻呼出声。 师太的僧衣虽褪色,却平整地贴在身上,脸颊轮廓清晰,嘴唇微抿像闭目养神,左手的铜针囊还攥得紧实,针囊上 “景岳” 二字仍能看清(那是 1926 年她拜沈阳中医张景岳为师时,师父送的)。 更意外的是,她盘在头顶的发髻松散了些,耳后露出的头发比入缸时长了近两寸,头皮完好,连当年朝鲜战场留下的手腕伤疤,都清晰可见。 这事儿很快传开,有人说 “菩萨显灵”,也有医学院老师上山观察,说师太一辈子素食、圆寂前绝食七天,体内脂肪少,缸内干燥环境抑制了细菌,是科学原因。 但少有人知,这尊肉身的主人,本是沈阳小西边门绸缎庄的小姐姜素敏,1911 年出生时,家里雇着三个佣人,却管不住她总往外跑。 1926 年夏,15 岁的姜素敏跟着卖菜婶去慈恩寺,见僧人用针灸治好了香客的头痛,当场就着了迷。 后来她总借买针线溜去寺庙,偷学认穴位,还把家里的绸缎剪成小块画图谱。 父亲气得把她锁阁楼,她却趁送水间隙溜出去,最后父亲只好托人找了张景岳,让她拜师学针灸,这一学就是十年,25 岁时已在当地小有名气,穷人找她治病,她分文不收。 1950 年 11 月,朝鲜战争的消息传到沈阳,姜素敏正在给老人治关节炎,听说前线缺医护,当天就收拾针囊、药品报了名。 冬天跨过鸭绿江后,她的针灸成了 “宝贝”—— 麻药紧缺时,她用针灸给伤员镇痛,针扎下去,伤员的冷汗很快就停了。 有次敌机炸救护所,她扑在腿伤小战士身上,后背被弹片划了十厘米长的口子,流血浸透棉衣,却先给战士扎针止血。 还有回在战壕取子弹,流弹打穿她左手腕,她忍着疼做完手术才昏过去,这伤疤后来陪了她一辈子。 1953 年战争结束,她被分到通化 206 医院,后来调去沈阳中医院,仍坚持给穷人免费治病,行动不便的还上门。 1966 年下放到辽宁昌图农村,住土坯房、睡土炕,白天下地,晚上给村民治病,教妇女认草药,随身的小木箱里,铜针囊从没离过身。 1982 年宗教政策落实,51 岁的姜素敏去五台山受戒,法号 “仁义”。 1983 年云游到九华山,见通慧禅林漏雨、佛像蒙灰,她拿出仅有的 800 块积蓄修庙,白天去砖窑拉砖,晚上住漏雨偏殿,靠村民帮忙,两年把寺庙修好。 之后她带徒弟去河北、山西弘法,每到一处先治病,1990 年在五台山治好了一位偏瘫老人,坚持三个月让老人能拄拐走路,老人家人给钱,她却说 “治病不为钱,为让人好好活”。 1995 年 4 月,85 岁的仁义师太回九华山,身体不好仍坚持早晚课,偶尔给香客治病。 11 月 21 日开始绝食,每天只喝清水,11 月 28 日清晨,在诵经声中圆寂,手里还攥着那只铜针囊。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她的肉身仍供在通慧禅林,有人来瞧 “肉身不腐” 的奇迹,有人来听她的故事。 其实师太说的 “安心”,从不是肉身留存,而是她用一辈子证明:不管是富家小姐、战地医生,还是农村赤脚医生、比丘尼,只要握着善意、装着别人,就有自己的归宿。 就像她攥了一辈子的针囊,治好无数人,也把善意永远留在了九华山的晨钟暮鼓里。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绿意盎然中,白衣女子背对镜头,沉思静享自然之美。
【7评论】【189点赞】
小狮子
这才是佛
淳化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