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次K字签证,首先不是工作签,其实距离拿到“移民”资格,也是有十万八千里。
我国的“移民资格”审核要求还是很高的。
但现实中也存在一些外国人拿着旅游签“黑”进来的先例,虽然近些年对这种现象开始加大打击力度,但毕竟有先例,所以人们对于印度人拿着K字签证后,钻漏洞黑进来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就我个人喜好来说,我也是思想比较传统保守的人,对外来移民比较排斥,所以我一向反对在移民放开问题上步子迈太大。
从国家层面,需要引入“青年科技人才”,我也不是不能理解,但起码这个引入“青年科技人才的门槛不应该是本科。
比如,可以抬高门槛到硕士,并且要求有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论文,如果连这都做不到,能称得上“科技人才”吗?
本来我们对于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已经有R签,而且这个R签也确实发挥了挺重要的作用。
这个K签,我理解就是从R签运行这些年后,想要降低门槛,吸引更多“科技人才”,但这个降低门槛,也不应该降低太多,否则吸引的就不是“科技人才”,可能是钻漏洞的“庸才”。
从全世界范围内,移民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地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不管是北美还是欧洲,大量引入移民后,都不可避免产生很多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有很多负面案例。
我方也应该重视民众在移民问题上的关切和敏感。
而且,印度移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口碑极差,这个看看美国、加拿大就知道了,加拿大都快成印麻大了。
这次事情会引发网络上这么多人对印度人涌入的焦虑,可见印度移民的口碑有多差。
不过总体来说,我个人是觉得,这次K字签证,还不至于会引发大量印度人涌入,更别说出现很多印度移民了。
可以确定的是K字签证并不是一个无门槛的签证,也不是一申请就能通过的签证。
虽然我个人也觉得这个本科学历门槛有点低,但也不是说本科学历去申请就一定能通过。
既然这次舆论对于印度人大量涌入,如此敏感。
那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肯定是需要考虑民意,必然会收紧对印度人发放K字签证。
所以,外交部发言人在9月29日的回应里,对于K字签证的定位是“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连创业都没提,更不用说就业了。
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一下子就有很多印度人会涌进来。
虽然这个担忧是正常的,但不用为此焦虑。
我觉得舆论对于K字签证的广泛讨论是件好事。
人们普遍是担心印度人会去钻一些漏洞,通过这样的广泛讨论、集思广益,有助于我方在具体实施K字签证的过程里,去补上这些漏洞,重视民意。
对于阿三,再怎么提防,我觉得是不为过。
但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一些人别有用心的扩大化,带节奏。
合理的担忧,就事论事去讨论这件事情,哪怕是批评,或者通过一些公开的正规渠道去提一些反对意见,我觉得都很正常
但我看到有些人搞扩大化,仅仅因为这件事情,就搞得好像我们已经药丸一样,那就有些太夸张了,是有人在别有用心带节奏,煽动民众焦虑和恐慌情绪。
近期我注意到,很多人在不相关的视频里,都会去刷这件事情,比方说,我前天发关于福建舰电磁弹射的视频,就有一些人进来刷:“不关注这些事了,我只关注K签证”、“都要完了,谁还关心这些”。
这类言论,让我很怀疑其动机,虽然大多数人的担忧是合理的,但显然还是有一些1450水军和境外势力,趁机煽风点火,煽动民众的焦虑 情绪。
包括我看纽约时报这两天,也开始效仿印度媒体,开始加大力度报道K字签证。
当然,之所以给他们这种煽动焦虑的空间,主要还是在于我方没有及时公布细则,给了舆论极大的模糊空间,自然滋生争议。
具体还是要看细则,以及怎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