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国民党上将总司令张发奎,绝对是国民政府中真正的奇葩,在他的部队中,有名有

千浅挽星星 2025-09-30 18:40:43

[微风]国民党上将总司令张发奎,绝对是国民政府中真正的奇葩,在他的部队中,有名有姓的共产党人有两千多名,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却不管不问。   在内部用人上,张发奎建立了一个务实的 “保护圈”,1927 年,蒋介石和汪精卫都在疯狂 “清党”,杀了很多人,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蒋介石杀、朱培德赶、张发奎收”。   这不是随便说的,他的队伍里确实藏着两三千名共产党员,连后来很有名的将领许继慎、周士第、张云逸,都曾在他手下做事。   张发奎明明知道这些人是共产党员,却选择 “不管不问”,还把他们收留在部队里,到了抗战时期,他甚至在部队里设立了一个 “战地服务队”,队长钱亦石是公开的共产党员,队里还有秘密的中共特别支部。   这支服务队表面上是搞宣传工作,实际上却给共产党员提供了活动空间,有些成员甚至能接触到部队里的重要工作。   张发奎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认为这些共产党员能干、肯吃苦,只要大家都是为了抗日,就不用在意是什么党派,他的目标很简单: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王牌部队。   其次,当国家主权受到威胁时,张发奎会表现出强硬的态度,有时候连蒋介石的面子都不给,抗战胜利后,他担任广州受降官,不仅坚持要严惩日本将领田中久一,还把 “炮口” 对准了西方盟友。   蒋介石同意让英国主持香港的受降仪式,张发奎直接公开反对,认为这是损害中国主权, 他对法国和葡萄牙也毫不客气,发现日本间谍藏在法国领事馆里,他直接派兵包围领事馆。   要逼澳门的葡萄牙当局交出日本战犯和汉奸,他立刻封锁了澳门的交通,这种不管对方是谁、该强硬就强硬的态度,和他北伐时打下汀泗桥、贺胜桥的 “铁军” 威风,其实是同一种性格的体现。   不过,张发奎的务实主义有一条明确的 “底线”,这条底线就是他个人的军事领导权和国民党的统治基础,一旦有人触碰这条底线,他之前对共产党员的包容就会变成对抗。   1927 年,中共中央和苏联顾问还天真地把张发奎当成最可能的革命盟友,计划依靠他回到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   结果,张发奎在关键时刻态度摇摆,转向支持国民党,让中共彻底失望,这也直接促成了几天后的南昌起义。   他既是早期中共力量的 “庇护者”,也在不经意间成了中共走上独立革命道路的 “催化剂”,当共产党从 “能打仗的部下” 变成 “权力的竞争者” 时,他镇压广州起义、清剿华南游击队,也就毫不手软了。   这不是简单的 “背叛”,而是他那套务实逻辑的必然结果 —— 谁威胁到他的权力和国民党的统治,他就会对付谁。   说到底,张发奎身上既有那个时代军人保家卫国的热血,也摆脱不了个人权力欲望和党派政治的束缚。   他用一生展示了一个矛盾的爱国者形象:虽然获得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勋章和美国总统自由勋章,却终究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没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信源: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战略抉择和历史价值——中国经济网

0 阅读:393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