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蓝天梦”撞上冰冷现实 一架标价35万的飞行器,最终让“唐飞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网络之上,关于那架共轴双旋翼飞行器是否出自手工作坊的争论始终未歇。 追溯各路媒体的报道脉络,这架价值35万的飞行器很可能确实来自民间作坊,而非正规生产线的产物。它的制造者,是名噪一时的朱海燕——一位从杭州萧山走出的油漆工,凭借初中学历踏上了“民间飞行器制造”之路,专攻的正是这类共轴反桨飞行器。 据媒体报道,唐飞机一直渴望拥有朱海燕打造的飞机,却因“年过五旬,不宜冒险”的理由被婉拒。转折点在2023年出现:一位四十余岁的网友以8万元从朱海燕处购得零部件,自行加装发动机,历经半个月组装、多次调试与数次坠毁事故后,最终将这架“拼装飞机”以35万元转手给了唐飞机。 这场悲剧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朱海燕与那位隐身的“中间人”,实则共同构筑了一条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民间航空产业链。要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早在二十年前推出的“蜜蜂”系列轻型飞机,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各大景区的观光飞行,其安全性历经千次起降验证,价格却远低于35万。 即便退而求其次,选择大疆Avata这类穿越机搭配飞行眼镜,同样能体验翱翔视角,其沉浸感不输真实飞行,风险却大幅降低。航空工业发展至今,已有成熟可靠的技术路径可供选择。 飞行从来不是莽撞的冒险。根据中国民航局适航司的数据,2021-2023年间,民间自制航空器事故占总通用航空事故的34%,其中78%与动力系统故障相关。当我们仰望蓝天时,更该低头审视手中的工具——那份追求自由的勇气固然可贵,但对家庭的责任,难道不正是每个追梦人最珍贵的航行仪吗?
当“蓝天梦”撞上冰冷现实 一架标价35万的飞行器,最终让“唐飞机”付出了生命的代
一路孤城
2025-09-30 15:45:30
0
阅读:13